發新話題
打印

Nikon相機鏡頭技術及專用名稱一覽 (自家製2) [[新手必看!!]]

Nikon相機鏡頭技術及專用名稱一覽 (自家製2) [[新手必看!!]]

Nikon
Nikkor = 尼克爾鏡頭
這是Nikon鏡頭的名稱

F Mount = Nikon鏡頭接環系統
此接環系統有一段很長歷史, 為Nikon人熟悉,
基本上所有鏡頭都離不開這個接環系統

AF-S = Nikon 超聲波馬達鏡頭 - 鏡頭命名
此類鏡頭擁有Nikon的SWM寧靜波動馬達 (後述),
對焦快速而且能配合入門機種D40, D40X, D60進行自動對焦
Nikon現時新鏡大部分為AF-S
(唔好意思…小弟暫時對AI/AI-S認識不足…尚在資料搜集中)

VR = Vibration Reduction
光學減震系統 - 防手震技術名稱
與其他廠商的防手震技術異曲同工, 補償因手震而導致的光軸偏移,
Nikon的DSLR使用鏡身防震, 而Coolpix DC則採用鏡身防震/機身防震
(註: 此技術有分為VR1和VR2, VR2的防震級數較高和加入了panning(擺鏡)mode)

SWM = Silent Wave Motor寧靜波動馬達 - 對焦技術名稱以超聲波震動對焦環達致自動對焦, 能以更快速度, 更準確和無聲的操作完成對焦
由於Nikon使用的接環系統仍有傳統機械組件,
因此即使有SWM,Nikon鏡頭在某程度上對焦速度比Canon極輕微慢一點
(實際上無法感覺到XD)
(註: 超聲波頻率超越人類的聽覺範圍, 所以達到"無聲"

ASP = Aspherical Lens非球面鏡片
特殊鏡片, 可將平行光線投射於一點上的鏡片, 一般球面鏡無法做到
非球面鏡片的優點是低色散, 改善桶形變形、枕形變形、彗星像差,
同時令鏡頭體積減少。

ED = Extra-low Dispersion glass 超低色散鏡片
和Canon的螢石, UD鏡片, Super UD鏡片無異, 在此省略

IF = Internal Focusing 内部對焦
使用内部對焦結構, 對焦時鏡筒不用旋轉, 亦不用伸出來
(註: 有人會誤解IF可以令鏡頭變焦時不用伸出來, 這是錯誤的觀念)

SIC = Super Integrated Coating 超級綜合鍍膜
Nikon獨自開發的超級鍍膜技術,應用在每支鏡頭上,有助減少鬼影和耀光,優化色彩還原

NCC = Nano Crystal Coat 納米結晶塗層
Nikon開發的納米結晶塗層,在鏡片上形成一個多孔和較不密集的結構,提供更低的折射率
比SIC更有助減少鬼影和耀光現象。

DC= Defocus-image Control 景深控制
Nikon獨用的散焦控制技術,可以控制景深在主體前景或後景,也能改變前後景清晰程度(柔焦效果)

PC = Perspective Control
Nikon開發的透視控制技術,透過鏡頭內傾斜/移軸機械裝置控制合焦面,此功能主要針對建築物及商品的專業攝影
(註: PC Micro 85mm f/2.8D)

DX = Nikon APS-C感光元件鏡頭 / Nikon APS-C DSLR
和Canon的EF-S類似, 專為APS-C 感光元件的DSLR設計,
另外, Nikon的特色是DX鏡頭可裝上FX機身上, 但像素會大幅減少

FX = Nikon Full Frame DSLR 全片幅感光元件DSLR
近年新加入的相機系統, 這是由於Nikon 2007年才發表Full Frame全片幅感光元件DSLR, D3為首部FX格式Full Frame DSLR, 引起廣泛迴響,
同時Canon全片幅獨大的優勢從此消失

鏡身內部命名解說
D = 可傳遞資料信息鏡頭
鏡頭測定的距離資料會傳遞到機身,讓機身決定曝光值並進行3D矩陣測光,
此類鏡頭備有獨立的光圈環

G = 沒有光圈環的鏡頭
此類鏡頭沒有光圈環, 不能手動調節光圈,
只可利用機身進行調校

RF = Rear Focusing 後組對焦
對焦鏡組設置在鏡頭後方, 此設計技術可令對焦速度更快
同時鏡筒不用旋轉

TOP

機身內部技術解說

Expeed = 數碼影像處理概念
為何Expeed稱作一種概念而非處理器?
因為Nikon認為優質影像並不能單靠處理器完成,
而是一個整體的系統, 由CMOS直至輸出底板

Live View 即時顯示模式 (LV)
這是單反進入新時代的里程碑,
因為(老實說)這是完全違背DSLR的理念,
以往DSLR只可用光學取景器取景,
但現今可使用大螢幕取景,對"高抄","低抄"和夜景十分有利

Active D-Lighting
拍攝時進行局部色調控制以還原相片細節, 可設為手動或自動

D-Movie
此為D90的新功能, 亦即是錄影模式
(註: 1280x720只可錄影5分鐘, 640x424, 320x216則可錄影20分鐘)

14 bit RAW
這是由A/D轉換器(Analog-Digital converter)內處理
相機影像會在此由模擬信號轉換至數碼信號
以往單反只可處理12 bit轉換
14 bit轉換可獲取更多色彩資訊
顏色過渡可更為自然
但經常使用JPEG (L/M/S) 的user影響不太
因為只會影響RAW的紀錄
對8 bit壓縮的JPEG質素只有些少影響

LBCAST
較少人聽過的名稱, 這是Nikon自行研發的感光元件
應用於高速機種(D2H, D2Hs), 但礙於成本高昂及技術進步,
Nikon已再沒有生產此類感光元件

對焦模式及模組解說

AF-S - 單次伺服對焦
基本日常用的對焦模式, 相機會自動判斷對焦位置,
當半按快門/AF-ON鎖定後不會自動追焦
(註: AF-S = One Shot)

AF-C - 連續伺服對焦
追焦用的對焦模式, 為體育攝影師必要系統,
當半按快門/AF-ON鎖定後可以自動追焦
(註: AF-C = AI Servo)

AF-A - 自動伺服對焦
萬能的對焦模式, 相機會自行判斷主體,
一切可交由相機自行決定
(註: AF-A = AI Focus)

Multi-CAM 對焦模組
Nikon推出過不少對焦模組以供不同DSLR進行對焦
下列為Multi-CAM 對焦模組系列:
Multi-CAM 300 – D1 series使用
Multi-CAM 530 – 3點 (D40, D40x, D60)
Multi-CAM 900 – 9點 (D100, D70, D70s, D50)
Multi-CAM 1000 – 11點 (D200, D80, D90)
Multi-CAM2000 – 9點 (D2 series)
Multi-CAM 3500DX - 51點 (D300)
Multi-CAM 3500FX - 51點 (D3X, D3, D700)

Nikon DSLR 等級分類及機種進化表
超入門級: D50 > D40 > D40X > D60
入門級: D70 > D70s > D80 > D90
中階級(DX): D100 > D200 > D300
中階級(FF): D700
高階級(DX高速機種): D1H > D2H > D2Hs
高階級(DX高畫質機種): D1 > D1X > D2X > D2Xs
高階級(FF): D3 > D3X

大家可以發問
希望可以置頂XD

TOP

感謝詳細資料!
又加深對N記的認識~
我用D90, 樓主用咩機

TOP

感謝分享,受益不少  

TOP

Thank You for sharing !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