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佛教的人生慾望觀- 陳兵教授(轉貼)

佛教的人生慾望觀- 陳兵教授(轉貼)



慾望,通常指驅使人想望、追求某種東西的內在動力。西方心理學的慾望一詞,直接來自拉丁語appetite,「指一種渴望。心理學中的大多用法承繼此意。」這種意義上的慾望,與佛學所說心所法中「於所樂境希望為性」、能發起精勤作用的「欲」(梵語chanda)含義相近。《界身足論》卷二對欲的解釋頗為詳悉:「謂欲、能欲性、現欲性、喜樂性、趣向性、希欲性、欣求性、欲有所作性,是名欲。」

  對於所喜歡的東西希望得到、歡喜追求、想要有所作為的一種驅動力或心理功能,叫做欲。唯識學把欲歸於五大別境心所法之首,認為它是十分重要的基本心理功能,《俱捨論》甚至以欲為一切心理活動生起時同時生起的遍大地法,雖然未必確切,但重視欲的作用這一點是可取的。

  人類的需要、動機和慾望

  現代心理學一般不以慾望為專題,而將古典意義的慾望所包含的內容放在需要、動機和意志中作專門研究。阿瑟.S.雷伯《心理學詞典》說:「一般說來,被稱為慾望性功能系統是那些從日常的生理機能如饑、渴、性等等中派生出來的動機系統。」

  動機(motivation)指引起和維持個體的活動並促使該活動朝某一目標進行的內在作用,與其相關的概念有需要、驅力、本能、誘因等。需要或需求(need),指心理上的匱乏狀態;驅力則是需求的結果。由動機到發起行為的過程(相當於佛學所謂從欲到業),是由匱乏狀態→需求→驅力→行為。這種意義的動機,與佛學希望可愛事業而樂作的「欲」含義基本一致。本能(instinct)指生來俱有、不學而能的需求、驅力,如老鼠生來會打洞之類,可歸於南傳上座部佛學所說的無因異熟心。誘因(incentive)指能引起動機的外在刺激,如美食可引起食慾等,可歸於佛學所說能引起欲的所緣緣塵或境。意志(will)則指有意識、有目的地自由選擇行動的能力,相當於佛學所說的動發勝思,也常稱作欲。

  現代心理學家們普遍認為,人的所有行為從動機發起,動機出於需要或需求。需要是個人的一種主觀狀態,具有對象性、緊張性、起伏性。關於人類普遍具有的基本需要或需求,心理學家有多種說法。一般分需要為生理需要、社會性需要,又有物質需要、精神文化需要之分。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的五層需要說,在當代世界影響極大。五層中最低層為生理需要,如食、色、睡等。第二層安全需要,指對安全、穩定、正常秩序的需求。第三層歸屬和愛的需要,謂需要在社會團體中佔有一席之地,需要愛情、友誼,包括威望、地位、名譽、受關心、被賞識等。第五層自我實現需要,指實現其潛力的慾望,包括完善、完美、獨特、輕鬆愉快、自我滿足、有意義、真善美等。五層需要中,前四層是維持生物性和社會性生存的必要條件,稱「基本需要」,它們只有在缺乏時才產生,如感到飢渴時才需要飲食,因此叫做「匱乏性需要」;第五層自我實現需要,出於對人類存在根本問題——存在價值的正視或「存在性認知」,是一種高級需要,亦稱「發展需要」。五層需要如一座五層寶塔,低級需要的滿足是高級需要產生的基礎。弗洛姆也把人的需要分為五種,其說與馬斯洛不同:第一聯繫的需要,指脫離了自然狀態和動物狀態的個人必須通過順從和控制的方式建立一種新聯繫,將自己和他人、世界聯繫在一起,取代受制於本能的聯繫。第二超越的需要,指人不能安於被動的生物性,必然要超越偶然性和必然性。三尋根的需要,指在精神上尋求安頓的需要。第四認同的需要,指一種獲得自我身份感的需要。第五定向的需要,指認識與理解,理智地確定自己的取向,為理想、目標而行動和獻身的需要。

  佛學對人的需要、需求、動機意義上的欲,有不少說法,主要者有四食、三欲、五欲、六欲、六食、七食、九食諸說。

  四食,謂四種食物。食(梵語ahara),為牽引、滋養、持續之義,指養育和維持生命所需要的食物。佛學分食為世間、出世間兩大類,四食屬世間的各種眾生維持生命所必需。《雜阿含》第378經佛告比丘:「有四食資眾生,令得住世,攝受長養。」《中阿含》、《長阿含經》、《增一阿含》等經和《大毗婆沙》、《俱捨》、《成唯識》等論中,皆說四食:

  1、段食,又作「摶食」、「揣食」、「見取食」,意謂分段(一口一口吃或一頓一頓吃)而食,《增一阿含》卷二一:「如今人中所食,諸入口之物,可食啖者,是謂揣食。」此食又有精細之分,粗者如米面魚肉之類,細者酥、油、水、飲料等。段食以香、味、觸三種塵為體,唯是欲界眾生所必須。《成唯識論》卷四說段食「以變壞為相」,意謂食物須被破壞或經化學變化方起作用。段食的實質是吃物質,吸取物質性的營養以進行新陳代謝。

  2、觸食,又作「更樂食」、「溫食」、「細滑食」,以心所中的觸為體,指根境識和合,由感官攝受的使人感到快樂喜悅的各種信息,如衣著、撫摩、擁抱、洗浴、按摩、音樂、香味,觀賞可意的風景、書畫等藝術品,欣賞美人的儀態等。《增一阿含》卷二一:「衣裳、傘蓋、雜香華熏,火及香油,與婦人集聚,諸餘身體所更樂者,是謂更樂食。」觸食的實質是吃感覺。

TOP

3、思食,又作「意思食」、「意食」,「念食」,以第六意識的思念為體。其實質是吃意念。《成唯識論》卷四:「三意思食,希望為相,謂有漏思與欲俱轉,希可愛境,能為食事。」謂思念可愛的、悅意的境和事,能起食物滋養生命的作用。是則理想、對未來的嚮往,及學習、讀書、獲得知識、滿足求知慾等,都屬思食。

  4、識食,以心識的活動為維持生命不可或缺的食糧。《成唯識論》卷四謂識食「以執持為相」,主要指第八識處理信息、維持生命的作用。識食也可解釋為阿陀那識執受個體生命的作用,或叔本華所謂心靈深層「生的意志」。

  四食中後三種通於三界一切眾生,色界以觸食為主,無色界當以識食為主。四食說明:眾生的生命,需要吸收、攝取物質的、感覺的、意識的、精神的各種養料或信息,才能維持。維持生命的需要,使眾生不自覺地產生種種「食慾」。四種食慾中,段食屬馬斯洛等所謂最低層次的生理需要;其它三種屬心靈需要,觸食為感覺層面的需求,包含了一部分生理需要;意思食為意識層面、精神層面的需求,可包括弗洛姆所說尋根的、定向的需要等;識食的生之慾望,應為人最根本的慾望,諸家心理學較少言及。馬斯洛等所說安全、歸屬、愛、尊重、認同等社會性的需要,佛學亦非不談,經中常說:「名聞利養恭敬」為繫縛世人的韁鎖,是腐蝕出家者而導致佛教衰落的魔網,名聞恭敬和利養(供養),即是獲得別人尊重的需要和認同的需要,也包括自我實現的需要。今人戒圓《人生慾望論》總結人最根本的慾望為維持生命欲、延續生命欲,又有吉祥欲、長壽欲、幸福欲、致富欲四大慾望。

  佛學所謂三欲、四欲、五欲、六欲,皆指人類等欲界眾生所具有的基本慾望或需求。三欲,謂飲食慾、睡眠欲、淫(性)欲,基本上皆屬生理需要。五欲,指對色、聲、香、味、觸五種境的需求和慾望;對財、色、飲食、名、睡眠的慾望,也稱五欲。六欲,指對色(身體)、形貌、言語音聲、(皮膚)細滑、人相(人體美)的慾望,主要指人在性愛方面的慾望。六食,謂眼等六根,各需保養或各有所需:眼需睡眠,耳需音聲,鼻需香味,舌需美味,身需細滑,意需法(對事物的認識、思考等)。質言之,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各有其慾望或所需。

  以上諸食、諸欲,都是世間的、人間的,除此之外,還有出世間的食物,也有滋養生命的作用,此即七食中的不放逸食和九食中的出世間五食。七食,謂前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需睡眠等六食,加上第七不放逸食。不放逸,為善心所之一,謂嚴格約束自己,淨化自心,不受塵垢的污染,勤修三學六度等佛法,它是獲得涅槃解脫之本,故不放逸稱涅槃之食。從別一角度看,列不放逸或涅槃食為七食之一,與眼需要睡眠、耳需要妙音等並列,說明以不放逸的精神追求涅槃,也是人本性中的一中需要、需求或慾望。五種出世間食見《增一阿含》卷四一等,為:1、禪悅食,一作「禪食」,深入禪定,享受定的微妙快樂喜悅。2、法喜食,一作「喜食」,由聽聞、修學佛法而獲得喜悅。《維摩經》云:「禪悅以為食,法喜以為妻。」3、願食,樹立高尚理想,發願斷煩惱、度眾生、證佛果。4、念食,時常憶念、牢記所修學的佛法。5、解脫食,由修習佛法而獲得解脫。一作「八解脫食」,旨由修內有色想觀諸色解脫等八種禪定而從色、無色的束縛中獲得解脫。這五種食物加前世間的段等四食,為九食。五出世間食說明,人類有超越生理和社會需要,獲得禪悅、法喜、解脫等高級滿足的需要或慾望。出世間五食可包括馬斯洛所說自我實現和超自我實現的需要的根本,及弗洛姆所說超越、尋根需要,而更有這些需要中所沒有的內容。

  貪慾與善法欲

  按唯識學的說法,欲心所通善、惡、無記中三性,並非都是惡。被視作惡的、對人有害無益的慾望,是心所法中列為根本煩惱的貪,或雲貪慾、愛慾、欲貪——對世間的食、色、睡,色、聲、香、味觸五塵六欲,及錢財名位等的執著、想望、迷戀和過多的、非分的貪占、追求。貪求這些東西的慾望,通常稱為「人欲」,人欲的危害,古人早有指陳揭露,《老子》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西哲柏拉圖以與肉體的生理需要相聯繫的人欲為使靈魂污染、人格卑劣的根源。斯多葛學派、婆羅門教、基督教、儒學等亦皆對人欲的危害有不同程度的揭露。人慾橫流,被時下很多人指摘為現代社會的一大弊病。從出世間、超越生死高著眼的佛學,對人欲或貪慾的批判可謂最為深刻、徹底

TOP

佛教認為:貪慾使人熱惱不安,驅動人發起有漏業尤其是發起不善有漏業,由有漏業導致生死苦果,貪慾是人生諸苦之本源。經中說:「欲為苦因」,即指貪慾。《雜阿含經》卷三五阿難答外道問云:

  「染著貪慾,映障心故,或自害,或復害他,或復俱害;現法得罪,所世得罪;彼心常懷憂苦受覺。」

  《大毗婆沙論》卷四四解釋說,欲尋(與貪慾相聯繫的尋思)自害者,當貪慾生起時,「身勞、心勞,身燒、心燒,身熱、心熱,身焦、心焦。復由此緣,當長夜非愛、非樂、非喜、非悅諸異熟果,如是自害。」貪慾使人身心熱惱焦躁,如被火燒,現前憂苦不安;貪慾導致將來不好的異熟果報,是為自己害自己。又貪慾生起時,使人遠離真正的自利和自利心,遠離諸聖賢所享受的真常之樂,使人對自心和所貪著的對象愚癡不明,是為自害。害他者,如有人因貪色勾引別人的妻子,使其夫愁苦惱恨。自他俱害者,如因貪色勾引他妻者,被其夫捆綁、毆打乃至殺害。《法句經·愛慾品》云:「愛慾意為田,淫怒癡為種」,生長出生死流轉的苦果。又云:「所生枝不絕,但用食貪慾,養怨益丘塚,愚人常汲汲。」意謂世間的愚癡人貪著財色名利等種種身外之物,被貪慾驅使而貪求不已,貪慾滋長如樹生枝,不知這一切實際上是在養育禍害自已的怨家,增益生死,促使自己向墳墓邁進。《法華經·方便品》云:「諸苦所困,貪慾為本。」《百緣經》云:「富貴求時甚苦,得已守護亦苦,後還失之,憂念復苦。於三時中,都無有樂。」被貪慾驅使而追求營謀,心中難以安寧,已經是苦,求而不得,及得而復失,如求愛被拒、失戀、被盜、經營虧損、破產、失業、罷官、考試落榜等,則更為苦惱。《瑜伽師地論》卷五八說,貪慾是造成現前苦果的因緣,如人貪戀某一位異性時,「彼若變異(情變等),便生憂惱等苦」。

  貪慾之中,性愛方面的貪慾,尤為造成生死輪迴的根本。《圓覺經》卷一:

  「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慾,故有輪迴。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淫慾而正性命。……由有諸欲,助發愛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續。欲因愛生,命因欲有,眾生愛命,還依欲本,愛慾為因,愛命為果。由於欲境起諸違順,境背愛心,而生憎嫉,造種種業,是故復生地獄餓鬼。」

  因為貪著性慾而生於這個世界、如此族類之中,又因貪著世間的所愛,及因有礙於自己貪慾的實現而生憎恨嫉妒,在貪嗔嫉妒等煩惱的驅動下造作種種惡業,被業力牽引向三惡道中。貪著性慾的滿足,使人混同於畜生,《出曜經》偈云:「如蟲在溷中,不知東與西,結著於淫慾,蓋此亦蟲倫。」將貪淫之人比為豬圈中的蟲。貪慾,是驅使人輪迴六道、受諸苦荼的惡魔,因稱「欲魔」;貪慾污染人心令不清淨,稱「欲塵」、「欲染」;貪慾如索捆綁人,稱「欲縛」、「欲軛」;貪慾惱人如荊棘刺身,稱「欲刺」;貪慾能害人性命,稱「欲箭」;貪慾如水深流急的大河,能使人沉沒,稱「欲河」;貪慾如深險的壕溝,難越易陷,稱「欲塹」;貪慾如大海深廣難度,稱「慾海」;貪慾如大火熾燃,稱「慾火」;貪慾如洪水暴發,稱「欲暴流」。

  佛教認為,眾生被貪慾驅使貪求營謀的動機,無非是為了獲得樂。趨樂,可謂人類本性深處的本能性趨求。弗洛伊德也說生物性本能受唯樂原則支配。佛學承認眾生從滿足食色睡、財位名利等貪慾中也可以得到樂,但這種樂有諸多缺欠,很需要反省:追求時要為它付出很多,即便求得,也無常難保,終會失去;這種樂具有很大的主觀性,信賴自心的分別和習慣、教養等而有,龍樹《中觀寶鬘論》云:「世間一切樂,唯苦逼變壞,及唯分別故,彼樂非真樂。」又,滿足貪慾所得樂,如馬斯洛所說,是一種匱乏性需要的滿足,如飢渴時得到飲食,酒足飯飽,人皆以為樂,但這種樂以不滿足和痛苦(如飢渴)為前提,總不如沒有它的「無慾之樂」自在。《中觀寶鬘論》比喻說:「搔癢生樂受,無癢更快樂,如是世欲樂,無慾更安樂。」就像癢得難受時搔癢得到快感,這種快感總不如原本不癢好。《瑜伽師地論》卷五說世間的一切非由修學佛法而由滿足人欲所得的「非聖財所生樂」,有能起惡行、微小不遍所依、非一切時有、受用有盡有邊、能為他劫奪、不能從今世持往後世、有怖畏、有怨對、有災橫、有煩惱等十五種缺陷。

  貪慾的起因,是不如實知或無明。《集異門論》卷八引經中佛言:「彼於欲集沒味患出離不如實知故,於諸欲中,所有欲貪、欲欲、欲親、欲愛、欲樂、欲悶、欲耽、欲嗜、欲喜、欲藏、欲隨、欲著,纏壓於心。」因不如實了知貪慾的害處,才耽著諸欲,被慾望所纏縛壓迫,就像牛馬被軛所束縛壓迫。貪慾本身即是無明,《佛藏經》卷中:「欲者即是無明」,此欲指貪慾。《瑜伽師地論》卷九六云:

TOP

 「又無明界所隨六處諸界為緣,起無明觸。此無明觸以為緣故,於諸境界起不如理執取相好所有諸想。此諸想為緣,於諸境界,發起希欲。」

  因不明認識對象的真實本面,心接觸外境後,對所感知的相(如美人之美等)起不符真實的執著,從這種執取生起想要得到的慾望。由慾望產生如何得到所想望東西的種種尋思算計,由此而「思慕愁憂」,「身心熱惱」。

  欲並非都是有害的,有益的「善欲」、「善法欲」,佛教認為應予肯定並培育增長。善欲、善法欲,指對棄惡修善、自利利人及修習佛法、解脫涅槃、利樂眾生等高尚理想的嚮往、追求。這種慾望是善心所中精進(勤)的前提,被強調為成就一切善法、佛法的根本。《不思議光菩薩所說經》云:「志欲喜樂是菩薩服,成滿一切諸佛法故。」「欲法聞法是菩薩服,成滿般若波羅蜜故」。稱對佛法的愛好、需求、慾望為修學大乘道者成就一切佛法必著的服裝。《優婆塞戒經》卷二:「眾生有思,名為欲心,以如是欲善業因緣發菩提心,是則名為菩薩性。」謂以對成佛度生的善的希求、慾望發起的菩提心,是菩薩的本因、本性。《大智度論》卷二六:「欲為初行,欲增長名精進。如佛說一切法欲為根本。」說(善)欲是修學一切善法的前提或第一步,善欲增長叫做精進,精進與智慧、慈悲並稱為佛教的主要精神,佛陀在許多經中倡導精進,以精進為大乘菩薩必修的六度之一,貫穿其餘諸度。《瑜伽師地論》卷九七解釋經中佛說「一切諸法欲為根本」之言曰:「當知此中一切法者,謂善法欲。清淨出家,為證涅槃,先受持戒,由是漸次,乃至獲得究竟涅槃。」從懷著求解脫的正確目的出家學佛,修習持戒等一切佛法,到最後證明得涅槃,這一切都以善法欲為根本。《成唯識論》卷五說,謂欲為諸法本,指一切事業由欲發起,「或說善欲,能發正勤,由彼助成一切善事。」所以說勤(精進)是欲心所的作用。

  以欲制欲,以智化欲

  貪慾與善法欲,倫理屬性和引起的結果儘管不同,但都以希望、追求所喜歡的東西為其基本的性質,都具有驅動人積極從事某種事業的作用。從大乘如來藏學看,欲雖然是一種因緣所生的有為法,而其根子甚深,可溯源於眾生心性中的本覺(本有的覺性),可謂人性中本有的一種源源不竭的力量。從密教無上瑜伽的心氣不二論看,慾望以生命本源中的明點紅白菩提(紅白大)為體,是先天的生命能量,不可能被消滅。貪慾以白菩提(白大)為體,性屬陰,以吸攝外物增益私我為實質;善法欲以紅菩提(紅大)為體,性屬陽,以破壞腐朽陰暗、放射光明為實質。不論是陰性的、向下的貪慾,還是陽性的、向上的善法欲,都是湧動不已、沒有止境的,永遠也沒有滿足的時候。《法句經》比喻貪慾有如樹木生長枝葉,如水流盈滿於池沼,「愛慾深無底,老死是用增。」俗言:「慾壑難填」,人常常是有米面想酒肉,有了棉布想綢緞,有了土屋想磚房,有了摩托想汽車,有了百千想億萬,小官想當大官,大官想當皇帝,皇帝想長生不老......正是這種永不知足、貪得無厭的慾望,驅使人們不停息地追求、奮鬥,促使人類文明不斷向前發展。向上的善法欲,也是如此永不知足,促使人求道不已,追求圓滿人格、深入禪定,提高精神境界,獲得徹底的解脫在自,乃至直趨生命的峰巔——成佛。追求超出生死,解脫成佛,永享常樂涅槃,可謂一種極大的慾望,甚而應稱為慾望的極限。經中佛陀曾自稱:「我本以欲心不止故得佛。今雖成佛,猶欲心不止。」成佛後猶欲心不止,當指利樂濟度無量眾生、莊嚴全宇宙的大慾望或宏願。這種無止息的「欲心」,成為佛陀的重要功德之一——「精進不減」的源泉。

TOP

向下的貪慾與向上的善法欲雖然同以人本性中永不枯竭的力量為源泉,但其結果與價值之別卻不啻天淵。貪慾自害害人,使人熱惱不安,驅使人為填滿欲壑而營謀算計、用盡機關,人格較好者為貪錢財名利而勞心費神、傷身斫命,古語:「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人格卑劣者則被貪慾驅使而不顧他人和公眾,損人利已,不擇手段,劫殺欺詐,巧取豪奪,制假販毒,傾軋陷害,甚至發動戰爭,攻城略地,令生靈塗炭,人類遭殃。世間種種罪惡,無不由貪慾釀成。貪慾歪曲、醜化了人應有的美好形象,使人現前便喪失了人的資格,淪於三惡道中,人稱貪迷某物者為「色鬼」、「色狼」、「吝嗇鬼」、「小氣鬼」、「酒鬼」、「大煙鬼」、「賭鬼」、「吸血蟲」、「蠹蟲」、「網蟲」等,便意味著貪慾著迷使好端端的人成了餓鬼畜生一類。貪慾使聰明能幹的人成為貪官、污吏、惡棍、盜賊、嫖客、毒梟等罪犯,成為民賊獨夫,不僅為害自己,連累親友,而且危害社會,禍國殃民。貪慾使人沉淪生死海中,輪迴不已,由貪慾所造惡業感得惡的異熟果,牽引人墮於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中,長劫難出,飽受苦毒。貪慾不可放縱,放縱貪慾,人將不是人,人類社會將無法維持,終將導致滅種亡國乃至毀滅地球的惡果。自古及今,人類從維持群體生存的需要出發,創設種種教化和管理體系,教導、管理世人合理節制人欲。批判人欲,節制人欲,尤為各宗教的共同特質、主要功能。能了知貪慾的過患並自製貪慾,被看作人類與低於自己的動物之分界線,佛經中以「能修梵行」——能自制人欲乃至離欲清淨,為地球人類的一大優點。

  佛教極力強調貪慾的危害,教人制止貪慾,遠離貪慾,「離欲」、「斷欲」、「無慾」,為佛教經論中出現率極高的詞語。否定人欲,被看作佛教的重要特點。《雜阿含經》卷三五在列舉了貪慾的害處後指出:與貪慾的諸過患相反,斷貪慾有如許「福利」(幸福與利益):「不自害,又不害他,亦不俱害;又復不現法得罪、後世得罪、現法後世得罪;心常懷喜樂受覺。」貪慾既然是造成諸般痛苦的根源,則斷除貪慾,自然會斷除諸苦,享受一種高級的「無慾之樂」,乃至永遠度過諸苦交攻的生死大海,永享涅槃常樂。《長阿含·三聚經》中,佛陀以「無慾」為使人向於涅槃的九法之一。《法句經·愛慾品》偈云:

  「離欲滅愛跡,出網無所蔽,
   盡道除獄縛,一切此彼解,
   已得度邊行,是為大智士。」

  「無慾無有界,恬淡無憂患,
   欲除使結解,是為長出淵。」

  斷除了貪慾,便掙脫了束縛人的魔網,永離地獄等惡道,永出陷溺人的生死深淵,永享恬淡無慾的解脫自在之樂。無慾之樂不依賴任何條件,從自心不斷湧現,有如清泉流水源源不斷,沒有生老病死、恩愛別離、所求不得等一切諸苦及最根本的無常之苦,沒有世間的「非聖財所得樂」的諸多缺陷與過患,比需要辛苦營求、具備各種條件方能獲得、得已即失的貪慾滿足之樂,要高級、深細、持久得多。《大方便佛報恩經》偈云:「世間所有諸欲樂,乃至天上所有樂,若比斷貪之大樂,十六分之不及一。」能征服自己貪慾、獲得無慾之大樂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大丈夫,才是最有智慧、最為富有的人。佛教認為,人完全有自主貪慾、斷除貪慾的能力,貪慾並非多麼可怕的東西。《法句經·愛慾品》偈云:「欲!我知汝本:意從思想生,我不思想汝,則汝而不有。」貪慾從意識的分別而生,須經思心所的思擇決定而有,而意識具有慧和勤(精進)的功能,可以正見正智決定所思,以精進的意志力制止、斷除無益有害的貪慾

TOP

斷除貪慾,必須有追求獲得無慾之樂的善法欲、大欲。《雜阿含經》卷三五云:「以欲制欲」,意謂以善法欲制伏貪慾、物慾、情慾。《大威德陀羅尼經》云:「超過有結,應發欲心,想無慾事。」謂斷滅煩惱、超出生死,需要以希求涅槃之樂的善法欲為動力。這種欲心越是大,越是能發起精進,越易獲得解脫。總之,以理智了知無明的、被動的貪慾之禍害,用追求解脫涅槃的善欲法去斷滅貪慾,獲得真正的幸福快樂,或將向下追逐色聲財位等的貪慾、物慾轉為向上追求涅槃的善法欲,以如實知見宇宙人生實相的智慧將人本性中無窮的慾望引向對清淨、解脫、自在的涅槃之追求,讓慾望創造出對自己、他人乃至全體眾生的現前後世的最有益、最大的價值,可謂佛教人生慾望觀的要義。貪慾與善法欲的區別,在於善法欲以如實知見正見、智慧為主導,以合理地謀求自他的今生、後世、究竟的利樂為目的,求精神境界之提升對自心的大覺,具自主性、離染性、向上性;貪慾則出於無明和邪見,以自私自利和損人利己之心為出發點,以不明諸法實性的染污心、迷執心追逐外物,具被動性、染污性、向下性。質言之,以如實知見的智慧主導慾望,便將本性中的欲力引向清淨、高尚的善法欲;以無明、邪見為主導,則將本性中的欲力引向使人墮落的貪慾。貪慾與善法欲的樞紐,唯在是否有正見、正智。

  對於人欲,東西方自古便有縱慾主義、禁慾主義、節欲主義三種不同的態度。縱慾主義如古印度的順世派、西方的亞里斯戴布斯、中國的楊朱等,主張放縱人欲,盡情享受肉體、物質的快樂,多持享受主義、個人主義的人生態度,這種人生觀的流弊顯而易見,儘管屢遭批判,卻仍被不少人特別是許多現代人所信受,造成人慾橫流、道德淪喪。禁慾主義如古印度的耆那教、西方的昔尼克派、斯多葛派等,主張忍受痛苦、斷絕情慾、人欲,獲得精神的或後世的快樂,這種人生觀總是不容易被多數人所接受。比較容易被多數人認同的是節欲主義,如儒家及古希臘的伊壁鳩魯等。先秦儒典《禮記·樂記》曰:「夫物之感人無窮,而人之好惡無節,則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欲者也。」認為若不節制人欲而使人物化,便是滅絕天理。後儒對天理人欲雖然有幾種不同的說法,但在反對恣情縱慾、主張合理節欲這一點上基本是一致的。

  與其他學說相比,佛教基本上屬節欲主義,與儒家甚為相近。《阿含經》載,佛陀既然反對極端禁慾的苦行外道尼乾子(耆那教)等,也反對縱慾主義的順世外道,主張「離苦樂二端而行於中道」。佛教戒律只要求在家信眾自願守持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麻醉品)五戒乃至這五戒中的任何一條。五戒中主要的前四戒(「性戒」)所禁止的只是損害他人利益、違反世俗基本道德規範的多餘的、氾濫的貪慾,可謂古今所公認的「倫理底線」,並未要人斷滅食色情愛等一切人欲,放棄對財富、愛情、事業、成功等的追求,反對的只是非法的、損人利己的、不擇手段的貪求。《阿含》等經中,佛陀多次教導在家弟子如何求財、理財、精勤工作、和睦家庭,過好世俗生活。如《雜阿含經》第912經中,佛陀為聚落主說三種「受欲」(欲求),以非法濫取財物而不供養父母眷屬和出家修行者為下,以如法求財不濫取而供養自己及父母眷屬、出家修行者為勝。晚近中國佛教界所提倡的「人間佛教」,強調回歸佛陀的這種精神。

  從了生死、出世間的角度講,佛教確實有相當徹底的禁慾思想。對人間的財色名位乃至所感知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的貪慾,哪怕是極其細微的貪慾粘著,從佛教義理而言,都是生死之根,若不斷滅,無由臻於涅槃。尤其是男女的性慾,更是使人再生於欲界的直接原因,佛教僧尼戒中列「不淫」(不過性生活)為首戒,大乘菩薩戒對斷淫的要求更嚴格,不僅禁止身淫,而且戒及如隔牆聽見婦女語聲、環珮聲等性方面的細微分別心。《佛藏經》卷中說大乘道上應永遠熄滅的諸欲「謂邪不善念,若我若我所,作相是相。」邪不善念,較淺近的解釋是指損人利己和損人亦不利已(自他俱損)的念欲之心,深則可包括一切執著於我、我所和色聲香味等相而不符真實的妄念。但也非要人斷滅一切生理的、心理的基本需要。唐大珠慧海禪師「饑來吃飯,困來即眠」一語,最能表現佛教的離欲思想,人問如此與常人有何不同,答:「他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須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所以不同也。」

  在禪宗看來,吃飯睡覺等自然的需要,是合理的,不須斷滅,應斷滅的只是在自然需要之外滋生的種種多餘的慾望。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