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轉載】超越浪漫 蕭邦第一號e小調鋼琴協奏曲

【轉載】超越浪漫 蕭邦第一號e小調鋼琴協奏曲

【明報專訊】 文:楊照  編輯:陳立衡

蕭邦寫了兩首鋼琴協奏曲,f小調和e小調。f小調先寫,e小調後寫,所以蕭邦自己的文件裏講到「第一首協奏曲」,講的是f小調那首,e小調則是「第二首協奏曲」。可是後來出版的順序,卻是e小調先出版,f小調才出版,照作品編號看,倒過來e小調變成了「第一號協奏曲」。

這兩首協奏曲,都是蕭邦還在華沙時寫的,也就是19歲之前就完成了。1830年他搬到巴黎    後,他的作品就幾乎完全專注在鋼琴獨奏上,再也沒有任何跟管弦樂團有關係的了。

在巴黎沙龍    大大活躍的蕭邦,早早就取得了「鋼琴詩人」的響亮名號,他不只是開創性的鋼琴音樂作曲家,他彈奏鋼琴的技巧也帶來了革命性的影響。不過在鋼琴上的驚人成就,卻對他早年完成的兩首協奏曲,帶來了長期災難。

愈是肯定他鋼琴成就的人,就愈是不滿、不信任他對管弦樂法的認識。貝流士在他的經典自傳中,直接了當說:「蕭邦的曲子,所有的興趣都集中在鋼琴,他的協奏曲管弦樂部分不止冷淡,而且實際上沒有作用。」

很長一段時間,蕭邦的鋼琴協奏曲就被用分裂的方式對待。鋼琴部分是無可取代的珠玉,管弦樂協奏部分卻是可有可無的累綴。e小調協奏曲第一樂章開頭,樂團總奏的部分有138個小節,然後鋼琴才出現加入。在將樂團音聲視為蕭邦敗筆的人眼中看來,是可忍孰不可忍,這樣委屈美妙的鋼琴演奏,卻要聽眾忍受長段無聊的樂團陪奏。所以他們覺得順理成章的做法就是刪節一大部分,留個二三十小節就可以讓鋼琴進來了。

開頭部分可以動手動腳,當然其他部分也就很難維持蕭邦寫的原貌了。一直到二十世紀中葉,這首曲子雖然經常被演出,但大部分的聽眾,不管聽現場還是聽錄音,卻都幾乎沒聽過蕭邦的原始版本!

TOP

還好,過去五六十年,慢慢還給蕭邦公道,他的管弦樂譜得到了不同的評價,也得到了應有的尊重。少年蕭邦可不是悶着頭寫協奏曲的,他找了一個弦樂四重奏幫他試奏,依照他們的音聲來調整作品。我們可以聽出這樣過程的明顯結果,那就是弦樂部門其實一直維持着高貴華麗的水準,預示、提示鋼琴的歌唱風格。

另外,協奏曲中蕭邦刻意讓鋼琴的琴聲保持在中高音域,讓出了低音領域由樂團支撐,在這樣的設計下,低音管在兩首協奏曲中都有吃重的表現。

更重要的,是貫穿協奏曲內在,蕭邦堅持的古典精神。儘管自己是開創浪漫主義的核心角色,蕭邦最崇拜的卻是巴哈和莫札特,他也仔細研究過與巴哈同時期史卡拉蒂的豐富鋼琴作品。在細節部分,蕭邦採用了當代流行的一些做法,例如樂曲中穿夾了許多華麗的裝飾樂段,以琶音或半音階製造奇幻的流盪效果,不過,在精神與主要結構上,他卻堅決地與自己同時代的音樂風格劃清界線。

他信    服古典主義的基本安排,所以協奏曲第一樂章就是要由樂團總奏先呈示主題,再由鋼琴再現,經過轉調變奏的發展,第二次再現實原本用屬調寫的第二主題要回到主調上,給人堂皇穩重的滿足。慢板第二樂章就是要以ABA的形式呈現,第三樂章則是快速的輪旋曲,主題一再地冒出來,每次後面帶着不同的對照變化。

這是蕭邦概念中對的音樂表現方式,是經過千錘百鍊證明聽取抽象音樂最有用最有效的方式。蕭邦討厭浪漫主義時期批評家們聽音樂談論音樂的習慣。批評家相信音樂指向作曲家寫作時的某種經驗,戀愛、死亡、英雄崇拜、童年回憶,或湖上泛舟帶來的大自然喜悅,而且他們要音樂表現特定的情緒──這段是激動前故意的平靜、那段是神聖啟示後帶來的沉思,都是這類的。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