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12
發新話題
打印

公教是否異端?

公教是否異端?

加拉太書五章20節-21節「...異端...必不能承受神的國」,所以要謹慎判別誰是異端,避免錯信而得救無望.

天主教重要年事表
95年:教會開始受到大逼迫
313年:羅馬君士坦丁大帝頒布米蘭勒令,宣佈寬容基督教
325年:教會第一次尼西亞會議,定亞流主義為異端
336年:聖誕節始於此年,但日期尚未統一,到了353年,里比亞主教才   
     首次訂為12月25日
381年:君士坦丁保會議,解決亞波里拿留主義所主張否認基督具有人性之
     爭論。
431年:以弗所會議後,開始崇拜馬利亞
451年:迦克墩會議,解決優提糾主義所主張基督的兩個性情合成為一個的 
     爭論
553年:君士坦丁堡會議,解決基督一性說的爭論
593年:教會中開始有煉獄的道理
600年:開始規定以拉丁語崇拜
680年:君士坦丁堡會議,解決基督具有兩個意志的爭論
787年:第二次尼西亞會議:批準對偶像與信徒遺物的敬拜及對死人的祈禱
788年:大肆崇拜馬利亞
819年:開始守聖母升天節(8月15日)
1054年:與希臘正教正式決裂
1074年:特如蘭會議(Trullian Synod)決定禁止神父結婚
1075年:強迫已結婚的神父和妻子離婚

從上表亦可看出天主教是人為地立規例,就如崇拜瑪利亞及信有煉獄等,並不是依照聖經(神的話語)而行,更何況聖經上加拉太書一章8節"...若傳福音給你們、與我們所傳給你們的不同、他就應當被咒詛。"


基督教因最能符合聖經的教導,所以能夠穩妥地上天堂,而天主教的終局能否得救也是未知之數,在出埃及記第二十章已經清楚列明不可為天上天下百物造象,也不可拜她,但天主教從為各所謂聖人造象,就已經完全違反左聖經既教導,其次,天主教的念珠,私自編寫玫瑰經,只有神父可赦罪,任何人藉任何宗教也可得救及信有煉獄等等,也是不符合聖經的


「宗教改革」是世人的稱呼,我們應當說「教會復原」。世人看我們是「宗教」,嚴格地說,我們是「召會」(教會):神從世界各國呼召出來的人,歸名下,成了「基督的教會」。基督教會本來不用「改革」,因為我們不是世界團體,我們是屬神,屬天的「召會」,從使徒行傳開始有教會以來,教會(按照聖經教導的)不用人為的改革。可惜的是,直到4、5世紀的時候,那些混進教會裡的人把持了教會,使教會慢慢地變了質,特別在主後509年,天主教掌了權,統治教會,造成中世紀的「黑暗時代」,長達1000年之久。後來有人起而反抗天主教(羅馬教),要把教會恢復到使徒時代的真面貌。這是「宗教改革」的由來。他們為了抗拒羅馬教、更正羅馬教、恢復基督教,所以又叫「抗羅教」 Protestants、「更正教」、「新教」。我們本不應說「改教」;我們只可以說「更正」。我們沒有改,而是天主教改了,我們只不過「更正」就是了。

天主教的來歷
主後3世紀末,教會組織受羅馬政治法律的影響,形成了羅馬大公教,後稱羅馬教,1054年才稱天主教。因此天主教又稱「羅馬天主教」。羅馬大公教改變了古大公教的信仰和組織。
因此,天主教是從君士坦丁以後才興起,正式成立天主教是以大格理高裡當教皇開始(590年)。換言之,主後590年以前是沒有天主教的。以前都是稱為「基督教」。

可看天主教的來源:
http://www.chick.com/zh/b5/reading/tracts/1366/1366_01.asp

http://infoshare.icedsolo.com/article.php?cat=ureligion
(看"天主教原委"及"基督教與天主教可否合一摘錄---從聖經看天主教的錯謬"一篇)

我為何離開天主教(祈理魁Chiniquy天主教神父自白)
http://cclw.net/withess/5-10/wwhlktzj.htm

给罗马天主教世界
http://goodnews.my100megs.com/p128.htm

獸的攻勢
http://myweb.hinet.net/home4/ttchurch/end/duduman/09.htm

“马利亚无罪成孕”信条的制成
http://www.cclw.net/book/qlksfz/htm/17.html

TOP

天主教與東正教、新教並列為耶穌教三大派別之一。
它的前身是猶太教,因此繼承了猶太教的一神觀念和舊約《聖經》。

天主教是由巴勒斯坦境內拿撒勒人耶穌所創,
最初僅在猶太人中宣講天國的福音,後來由他的門徒把福音推廣到希臘、
羅馬各地。初期為羅馬帝國所不容,屢遭迫害。

【西元 313三年】,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頒布了米蘭詔書,
規定天主教為合法宗教。
至四世紀末,天主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是為政教合一之始。

政教合一使天主教的信仰和價值觀,隨著帝國的發展而廣布。
西方的正義、博愛、和平、人權等倫理價值,皆源於天主教的信仰,
影響西方的思想甚大。
但政教合一也有缺點,它使宗教的超然事務,受到俗世政治的干預,
導致【東正教於十一世紀】脫離羅馬教會而獨立。

中古時代因教會掌管教育,因此教會的神職人員同時是信仰及知識的領導者,
造成中古西方文化的統一性和單元性。

【十六世紀時,馬丁路德】受文藝復興的影響,反對傳統和權威,
強調個人的良知和自由,認為個人可直接從聖經獲得啟示,
不必透過教會的解釋。此舉引發宗教改革運動,遂產生新教 (基督教),
是為天主教會第二次分裂。

後世以【新教】(華人稱基督教) 通稱所有脫離羅馬天主教的西方教會。
至十九、二十世紀時,則有各教派的統一運動,致力於聯合世界所有教會,
促進彼此合作。

四福音,則對耶穌的記述矛盾重重 ,從耶穌的家譜來看 ,從大衛王到基督,
《馬太》只算出 【28代】,《路加》竟多到 【43代】 ,
由此可見基督徒為了附會《舊約》預言及神化耶穌 ,
隨意為耶穌加插家譜 ,用心實在卑污。

《馬太》上說約瑟為了避免希律王的迫害 ,由伯利恒移居拿撒勒 ;
而《路加》卻說耶穌出生在拿撒勒 ,可見出基督徒為了附會彌賽亞的出生 ,
心理作祟之故也。

耶穌復活升天一事 ,乃基督教的絕大事件 ,然而《馬太》及《約翰》卻閉口不言,
好像沒有這回事似的。

** 從四福音看耶穌被神化的經過

據學者研究,《新約》四福音書中,《馬可福音》成書最早 (75-80年間),
《馬太福音》次之,《路加福音》再次,《約翰福音》最後 ,
當中前三卷福音又稱為 “對觀福音 ” ,因為它們都取材自 “Q” 資料,
《馬可福音》取材自 “Q” 資料成書後,
《馬太福音》作者手頭上應巳有了 “Q” 資料及《馬可福音》原稿 ,
四福音因之互相抄襲而成。

** “ 歷史上的耶穌 ” 與 “ 信仰上的耶穌 ”

四福音書成書時間既有先後次序之分 ,運用唯物史觀方法視之 ,
每卷福音內容當與當時社會環境有密切關聯 ,各福音之成書 ,
亦反映各時代的思想 ,當中更暗暗反映耶穌作為歷史人物 ,
出於群眾的宗教需要而被神化 ,而且越吹越神 ,越說越離真實性越遠 ,
於此我們必須區分 “ 歷史上的耶穌 ”與 “信仰上的耶穌 ”,
究竟耶穌有沒有自稱為神 ?

撇開一切信仰迷信 ,以科學角度觀之 ,歷史上的耶穌並不自稱為神 ,
由此可見,基督教相信耶穌降生為人 ,
【奧秘不在什麼上帝耶穌三位一體 ,而在於人為結果】。

天真的基督徒般認為福音書描寫的耶穌形象盡皆真實,所記語錄盡皆其
親口所說 ,其實經過現聖經學者考證 ,福音書只有小部份耶穌言論是其親口所說,
福音書是在耶穌死後 40至 70年才成書 ,
而且作者【皆沒有親身見證過】耶穌的生活 ,
始自1985的耶穌研究學會針對耶穌的真實性問題作出研究 ,
結果得出【福音書 82%都不是耶穌確實說過的話 ,
當中約翰福音的耶穌言論真實性為最低】。

原始基督教的教義 ,隨著猶太革命的失敗和不幸的增加 ,
被壓迫人民革命的願望也就愈加強烈。
他們盼望革命時機的成熟 ,革命領袖的到來 ,以便領導他們與統治階級
再進行一場決戰。因此 ,在當時 ,彌賽亞的意義是革命的。
原始基督教的耶穌 ,僅僅是受上帝之命解放人民的彌賽亞 ,是 “人子 ”,
【不是後來的 “三位一體 ”的基督】。

他們相信 ,那些在鬥爭中犧牲的領袖不會白白地死去 ,
定會憑他們的犧牲在未來的世界裏過著幸福的生活 ,
是這種復活的信仰是號召人民不畏犧牲 ,前仆後繼。

我們追溯猶太 ,基督教的思想根源 ,即能夠發現基督教完全是人類的思想產物,
它是古巴比倫 ,古埃及 ,古希臘羅馬 ,波斯等地的神話 ,原始宗教的混合物,
舉例來說 ,《聖經》的伊甸園 ,創世神話和洪水傳說乃直接取材自巴比倫 ,
考古學界已證明了希伯來祭司如何把民間傳說編纂成經書 ; 又例如《聖經》
中的末世審判 ,天堂地獄的思想則明顯受古埃及原始宗教影響 ;
至於早期教父如斐洛 ,奧利金的神學思想則揉合了柏拉圖等希臘哲學 ;
而《舊約》摩西五經的編寫則完全是祭司 ,官員爭權奪利和鬥爭的產物 ,
根據 (底本學說) ,五經由四個底本組成 ,當中充滿矛盾。

在基督徒眼中神聖的 “三位一體 ” 教義 ,原來竟是羅馬帝國的政治工具 ,
透過抬高耶穌神性 ,以平衡原始基督教的反抗精神 ,從而使基督教達到政治目的,
公元 325年的尼西亞會議 ,竟是羅馬皇帝君士坦丁透過強權 ,用威嚇手段而通過,
【所謂 “三位一體 ”,卻是如此的骯髒 】!

基督徒每年慶祝的聖誕節12月25日,原來只是教會為了報答羅馬帝國
將基督教奉為官方宗教的恩典 ,於是根據羅馬帝國原來所奉之太陽神的誕生日
移植到耶穌身上。
基督徒每年慶祝聖誕 ,其實正違背了十誡的中最重要的一誡。

ps 希望幫到有心的你

TOP

黑擇明 2007-4-19 08:06 PM29# 引用 報告 無人理,我不妄自菲薄,轉貼自我另一個貼:

小弟是半個基督徒同識小小教義,據我所知天主教只是教義有錯謬,異端違反聖經真理,但不是凡違反聖經真理的都是異端啊!

基本上天主教和基督教都相信因信稱義,都相信三為一體和聖經為權威。雖然天主教聖經舊約次經,但次經不同偽經(基於都是聖經都是神所默示)所以次經不同正典;雖則如此,不是神所默示不等於沒有教導信仰的價值。以上都是抄書並且我同意的。

粗看維基有關玫瑰經的,大概是天主教對聖母的一種歌頌,這是天主教與基督教不能消除的分歧之一,即天主教說聖母是人類和耶穌的中保(打比方,人要向耶穌打電話,而聖母就是那個電話),但聖經是沒有這樣說的,聖經只說耶穌是人和神的中保!其他幾個主要的分歧是宣稱「教皇對聖經的解釋不會錯」的教皇無誤論和平信徒和聖職人員的區分(聖經說凡信徒皆祭師,只要你是人就可以向神禱告,天主教卻設聖職人員,要求信徒必須經過聖職人員才能向神禱告。)

請問天主教有那一點合乎「把某一段聖經抽出來作無限擴大,擴大成違反聖經的教導」這個對異端的定義呢??

TOP

brianlam613 2007-5-6 09:49 PM46# 引用 報告 兩個都堅
基督教信了可以唔離開.天主教唔得
基督教得兩聖禮:受洗和聖餐
天主教加多5樣:堅振,告解,神品、婚配,終傅
p.s.天主教在歷史上曾經出現腐化.所以有基督教(新教)出現

TOP

presariotong 2007-5-17 12:55 AM61# 引用 報告 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 the Great, 274-337 A.D.)原為太陽神紇留斯(Helios)的信徒,其母海倫(Helena)為一虔誠基督徒。戴克理先皇帝退休後,羅馬陷入了混亂的內戰之中。根據優西比烏教會史的記載,君士坦丁在與馬克森狄大戰前的中午(312 A.D.),看見了一個燃燒的十字架,上面寫著:「在這記號裏得勝」。第二天,君士坦丁以十字架作為軍隊的標幟(即十字軍),在穆勒威橋(mulvian)大敗馬克森狄,成為羅馬帝國西面霸主。次年,他頒布米蘭詔書(Edict of Milan),給予基督徒更大的信仰自由,並發還在逼迫時期強迫充公的財產,停止其統治境內對基督徒的限制與逼迫。主後324年,君士坦丁一統天下,便公開支持基督教,並在次年發出通諭,勸告臣民信奉基督教。直至今日,神學家與歷史學家仍對君士坦丁悔改的動機常有爭辯。一方認為君士坦丁之所以擁護基督教,是為了其政治上的目的。另一方則相信,君士坦丁在其母海倫,以及穆勒威橋一役的影響下,有其信仰上的轉變與歸信。
因著基督教國教化,漸漸地,異教的信仰與風俗也一併進入了教會生活。這些異教的節期、邪惡的教訓,如同馬太福音所說,婦人所藏的麵酵,至終使全團發酵而腐敗。君氏在信主之前原是太陽教徒,信主之後,將每週的第一日訂為「太陽日」(Sunday),並將12月25日的太陽壽誕,混淆成為「聖誕節」。。而對聖人的崇拜、聖人遺物的迷信、以及外在的宗教儀式,漸漸使信徒失去原有的信仰與敬虔生活,這就是天主教的形成

TOP

hevangel 2007-5-16 01:19 PM53# 引用 報告 我在天主教和基督教兩邊也返了一段頗長時間﹐跟據多年來我的個人觀察﹐
以及在生活中網絡上的見聞﹐我嘗試從第三者的角度比較這兩宗教的優劣。
由於基督教沒有明確統一的定義﹐為方便比較這篇文章中提及的基督教﹐
嚴格來說只是在華人圈子流行的福音派。其他傳統的基督教宗派﹐
如聖公會﹐信義宗等﹐大約介乎天主教和福音派之間﹐請讀者留意。
另外這篇文章不會從神學或釋經學的角度去討論兩教的教理﹐
神學在哲學認知論中是屬於形上學﹐人是永沒有可能確定最終的真實﹐
因此說那邊的教義更合神心意是純萃廢話。反之我是從應用實際的角度﹐
去分析兩邊的教義誰更合乎一般人眼中的情理。我會逐個項目在以下作出比較。

信徒人口﹕
天主教是世界上最多信眾的教派﹐人數超過十億人﹐
所有基督教派的總人數才不過四億人。

歷史﹕
天主教歷史悠久有史書為證﹐從第一代教宗耶穌門徒聖彼得一路傳下來﹐
己經傳了有二百六十五任到現今的教宗Benedict XVI。
基督教則是由馬丁路德在十六世紀創立﹐至今不過四百多年的歷史。
馬丁路德原本更是天主教修士﹐所以嚴格來說天主教是正宗﹐
基督教只是從天主教分裂出去的繼宗。現今很多基督教派只有百幾二十年歷史﹐
創辨人更是不知從那兒冒出來﹐自己宣稱自己成為牧師就當開教鼻祖。

教堂﹕
天主教的教堂多數宏偉而莊嚴﹐是舉行浪漫結婚的理想地點。
反之基督教的教堂則質素參差﹐有些甚至只在工廠區租用貨倉改建而成。

主日時間﹕
天主教堂主日彌撒有很多時間的選擇﹐由星期六黃昏到星期日全日也有﹐
必定有一臺適合生活繁忙的都市人。反之基督教只崇集中在星期日早上﹐
牧師叫星期日要返工的教友轉工去返教堂也不是未有所聞。

世界性﹕
天主教的彌撒程序在全世界的天主教堂也是相同的﹐就算不懂得當地語言﹐
也可以參與並意會彌撒大部份內容。基督教的祟拜是以講道為核心﹐
聽不懂外國的語言就完全不能參與了。

講道﹕
彌撒中神父講道只是佔一小部份﹐一般只有十五分鐘﹐最長也不會過半小時。
而崇拜中牧師講道隨便也可以說上一個小時﹐遇上長氣的兩小時也試過。
講道就算悶﹐天主教的也比較容易忍受。

學校﹕
在香港最頂尖的名校一律是天主教學校或官校﹐唯一例外是聖公會的拔萃。
基於小學派位計分教徒有多一分的著數﹐入天主教的小朋友比較容易入名校。

進化論﹕
天主教受到當年伽里略日心說的教訓﹐今次學乖了。不反對神主導的進化論﹐
認為只要是神創造人的靈魂﹐進化論正確與否是科學的事不關神學事。
基督教高調反對進化論﹐卻給人反智迷信的印象。

考古﹕
同樣的天主教不死抱教條主義﹐要硬照字面意義去解釋聖經舊約﹐
所以天主教的教理和考古發理沒有予盾。相反基督教的所謂古考探險隊﹐
就弄出疑神疑鬼的謊舟給貽笑大方。

宗教包容﹕
天主教不排除其他宗教包括了有部份真理﹐與其他宗教能和平互諒地對話。
基督教則認為其他宗教是魔鬼的誘惑﹐必需要除之而後快﹐
基督教口裏說愛﹐骨子裏則是散播對其他宗教仇恨的種子。

地獄﹕
天主教保留煉獄的說法﹐因此不否定不信的好人也有上天堂的可能性。
基督教則是信教得救﹐不信永死﹐唯我獨專的心態為正常人詬病。

傳教﹕
天主教不會用高壓式的傳教﹐著重教育慕道者﹐讓他們信主帶來正面的改變。
基督教最喜歡用死後會下地獄去恐嚇不信的人﹐他們看信教人數重於一切。

傳統﹕
天主教的傳統深而博﹐聖人﹐聖物﹐聖像﹐經文﹐傳承等﹐皆可幫助信徒靈修。
基督教沒有什麼其他傳統可言﹐因此靈修只能夠獨沽一味抱著聖經死讀。

未世﹕
天主教中未世論是深奧的神學題目﹐不會常常掛在口邊來嚇教徒。
基督教則喊狼來了喊了幾百年﹐到現在還是愚昧地相信未日快來。

慈善工作﹕
天主教除了傳教工作外﹐不論宗教背景﹐幫助有需要的人是教會使命的一部份。
基督教則著重搶羊人數﹐認為向不幸的人傳福音凌駕給他們生活上的基本需要。

奉獻﹕
天主教沒有強制性奉獻﹐教徒奉獻多少是純萃出於自願性質。
基督教強調十一奉戲﹐牧師間接直接給壓力教徒去津行十一奉獻。

私人生活﹕
天主教不會干涉教徒私人生活﹐只會為教徒作出道德上指引﹐
出了教堂門口就不關教會的事。基督教會利用群眾壓力﹐
公審私生活不檢點的教徒﹐甚至會因為教徒在教會外的事而給教徒懲罰﹐
如禁止做事奉。

愛情﹕
若愛上的另一半不是教徒﹐天主教會為這對情侶祝福﹐並為他們行婚禮。
基督教則祭出信與不信不能共負一軛這金句﹐一是迫不信的那方入教﹐
一就是捧打鴛鴦拆散一對戀人。

同性戀﹕
天主教反對同性戀﹐講明純萃是基於宗教的原因﹐很實誠。
基督教反對同性戀﹐會搬出一大堆偽科學去混淆視聽﹐講大話。

操守﹕
在香港天主教神父這些年來就只有一單孌童醜聞﹐
基督教牧師性騷擾女教徒的新聞則一年有幾宗。

神職人員質素﹕
天主教神父的入職資格很嚴格﹐不單不可以娶妻犧牲很大﹐
還要經過長時間神學哲學進修﹐才可以進鐸做神父。
基督教則任何人也可以成為牧師﹐神學院優劣不一沒有品質保證。

音樂﹕
天主教的聖詩選擇多﹐從古典的拉丁文詠唱﹐到流行曲式的新派聖詩也有。
基督教的聖詩則變化少﹐來來去去也是那些中文填詞不對音的老調子。

聖經﹕
天主教的聖經是原裝正版﹐新約廿七卷﹐舊約四十六卷書。
基督教的聖經少了舊約七卷書﹐是不完整的殘缺本。

綜合以上各項比較﹐天主教明顯地比基督教優勝。作為一個精明的宗教消費者﹐
若未信耶穌而有志慕道﹐想要找一個合適的教派加入﹐答案肯定不用多想了吧。

TOP

presariotong 2007-6-30 02:32 AM111# 引用 報告 大淫婦的正解
吳主光

  約翰在啟示錄用了許多篇幅來描述“大淫婦”,由第十六章十七節至第十九章六節,共約佔啟示錄全書的七分之一。而且這大淫婦的滅亡被形容為“第七碗”的大災難,是自從地上有人以來沒有這樣的大地震,使那巴比倫大城(大淫婦的代表)裂為三段,且有重九十斤的雹子由天而降,打死許多人。這樣重要的預言到底是指着甚麼而說的呢?解經家的意見十分分歧。

  有的認為大淫婦是指着末世的經濟系統說的,因為聖經形容她極之奢華宴樂。許多船運行業都因她發了財。有的主張大淫婦是指着末世時代回教的興起而說的,因為回教國家多藏石油,在末世興起控制列國,自己奢華宴樂,做運輸石油生意的也因此發了大財。同時回教在歷史上也多逼害基督徒,正如經文所形容──喝醉了聖徒的血一樣。

  筆者認為上述兩種解釋都不值得聖經花這樣多的篇幅去形容和預言,也未能充分地解釋為何聖經稱之為“大淫婦”。如果我們要得到準確的解釋,必須先將聖經記載這大淫婦的特徵一一列下來,再逐一對照,看看是指末世時代哪一個組織說的,才能清楚下一個判斷。

  聖經所形容的大淫婦特徵如下:

  1. 她與羔羊的新婦成了比對。

  2. 她以巴比倫大城為代表管轄地上眾王,在末世最後的災中被滅。

  3. 她與列國的君王行淫。其中最主要是那七頭十角獸,被她騎着。不過到了末世之時,那獸所代表的十國必冷落她,吃她,滅她。

  4. 她穿着紫色,朱紅色的衣服,佩戴金飾寶石,極其奢華,發了大財,作了王后。

  5. 她坐在眾水之上,這眾水就是多民多人多國多方。

  6. 她以邪術迷惑人,作了各樣污穢之靈和魔鬼的巢穴,為世上一切可憎之物的母。

  7. 她喝醉了聖徒的血,使徒約翰大大希奇。

  按照上述所列出的七大特徵,我們的解釋就有了準確的規限。首先,“大淫婦”與“羔羊的新婦”確實是神啟示中的比對,因為經文論完“大淫婦”之後,立即接續到“羔羊的新婦"(一九至二一章)都是用同樣長的篇幅;大淫婦以巴比倫城為代表,新婦以新耶路撒冷為代表;大淫婦與列國君王行淫,新婦只獻與萬王之王基督;大淫婦以地上的財寶為榮耀,新婦以天上的財寶和榮光為榮耀;大淫婦喝醉了聖徒的血,新婦卻成了聖徒的安慰和喜樂;大淫婦的結局是滅亡,新婦的結局是永生;大淫婦成了魔鬼的住處,新婦卻成了神和祂子民的住處…這樣,我們怎麼解釋那個大淫婦呢?很明顯的,她的解釋一定與新婦的解釋成為比對。對新婦的解釋,解經家一致的同意是指着教會說的。因為夫婦二人成為一體的奧祕就是指着基督和教會說的。這樣,新婦若肯定是指教會,大淫婦必定是指“變節的教會”無疑了。

  然而,大淫婦是指着哪一個變節的教會而說的呢?要解釋這一點,我們還看那七大特徵。究竟在歷史上,那一教會與這七大特徵符合呢?我不知道讀者想到那一個,在筆者的研究來說,我以為非常清楚是指天主教,因為:

  1. 天主教在歷史上確實曾管轄歐洲列國的君王。從主後五百年天主教逐漸興盛直至主後1500 年歷史稱之為黑暗時代。天主教教皇與歐洲屬世君王長期鬥爭,以致成立所謂“神聖羅馬帝國”,先後由法國和德國皇帝出任歐洲最高屬世權力的代表,由教皇出任屬靈權力最高的代表。然而,兩者誰的權力更高?有時皇帝鬥贏,教皇就被捉拿下獄。有時教皇鬥贏,皇帝就被革除教籍,站雪地三日求饒。但一般來說,全歐洲任何君王都要受教皇按立,吻他的腳,不順服的他可指揮聯軍攻打之,所以教皇實在是騎着七頭十角獸的女人,而七頭十角獸卻又是指着羅馬帝國發展出來的十國無疑。

  2. 天主教在“神聖羅馬帝國”的組織之下,實在坐了王后的位。政教合一的制度使她發了大財。因為各國不斷將金錢進貢給她,使她可以窮奢極侈地度日,又使她可以影響多民多人多國多方。不但歐洲,甚至是全世界各地天主教的勢力範圍都受到她的影響。在國教的勢力之下,天主教可以在各地設立“異端裁判所”(Inquision),在歷史上成為最殘酷的殺人地方。基督徒被殺的數以千萬計。有被燒死的,有被斷頭的,有被挖眼的,有被割舌的,有被吊起以重物拉斷骨骼而死的,有被逼吞下有刺邊的長布條,然後用力抽出,將咽喉食道撕破而死的。種種式式,簡直是兇殘絕倫,任何人稍有讀教會歷史的,都會驚訝天主教的殘酷手段。怪不得使徒約翰在異象中看見便大大的希奇。試問有誰不希奇同是信奉基督的,竟然會用如此殘忍的手段殺害基督徒?

  3. 天主教真的在末世之時被列國冷落使她赤身。從前天主教奪得意大利半島的一大半為國土,列國也年年進貢,歲歲來朝。可是自從歐洲宗教改革奠定了宗教自由根基之後,各國紛紛放棄國教觀念,不再以國庫的金錢支持教會,天主教就失去了龐大的收入,她的國土也被褫奪,目前只餘下一個小城“梵帝崗”給教皇住,她再不能像從前一樣奢華過活。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天主教幾千年以來最窮最淒涼就是這個時候了。不但如此,照預言所指,將來列國還繼續冷落她,恨她,吃她的肉,最後是消滅她。從天主教一直對政治的不斷參與,影響各國的政治來看,天主教的結局一定是悲慘的。

  4. 天主教自從漸漸衰落之後,一直想重獲世界最大宗教領導權。所以在近代不惜與回教,佛教,喇嘛教,東正教,基督教(新神學派者),甚至靈恩派來往,聯合。而且,天主教自己也有靈恩運動,會講方言的教士數以千萬計。試想那些靈究竟是甚麼靈?這正是啟示錄所預言的她將成了各種污穢之靈和魔鬼的巢穴,成了世上一切可憎之物的母。天主教的禮儀和信仰本是羅馬帝國時代羅馬人多神主義和基督教結合的產品。以後在歷史上經常出現所謂聖母顯聖之類的神蹟奇事。如今再結合了靈恩運動和其他異教,其“淫行”和“污穢的靈”一定眾多,結局是在神的大忿怒中沉淪。

http://www.goldenlampstand.org/glb/readglb.php?GLID=01902

TOP

hevangel 2007-7-5 02:14 PM115# 引用 報告 教徒必須要納十一奉獻的歪理﹐我可不只一次在福音派華人教會的講道中聽過﹐相信不少返開教堂的朋友也聽過不少。

天主教轉基督教的人故然有﹐基督教轉天主教的也大有人在。我也誠意推介一本書給你﹐Born Fundamentalist, Born again Catholic by David Currie﹐講述基督教牧師轉信天主教的見證﹐有趣興的話可以上amazon訂購。撇開基督教三福四律這些粗淺的迷信不談(嚴格來說這些不可以說是錯﹐只不過把福音過份簡化至誤導人的地步)﹐在神學層面上基督教的最大問題﹐就是欠缺見證耶穌活在我們當中的聖體聖事。

有關基督教徒對聖母的誤解我也不再解釋了﹐反正說了他們聽不明亦不願聽﹐有空的話可以我翻看早前的留言﹐或自行去“同根生”網頁參考。

TOP

hkneptune 2007-7-11 07:59 AM120# 引用 報告 完來很多人都不知道基督教和天主教的教義﹐只用主觀角度來看表面。。。

1)聖經
天主教﹕視聖經為天主的話語﹐是信仰權威之一﹐但並非權威性最高﹐和教會傳統相附相承﹐亙相平等
新教﹕視聖經為神的話語﹐是信仰的最高權威﹐教會傳統地位不能取代或超過聖經

2)正典VS次經
天主教﹕視舊約的七卷書(希臘文)為聖經正典﹐因為在希臘七十士譯本聖經亦有這七卷書
新教﹕因為猶太教也沒有接納這七卷書(非希伯來文)﹐所以跟隨猶太教沒有列為正典﹐但亦會當一般的靈修   籍或歷史書看待

3) 聖母瑪利亞
天主教﹕因為認為聖子耶穌基督是一個位格﹐是全天主和全人性兩性合為一格﹐因此認為瑪利亞是[天主之母]是合理﹐並且後來也相信瑪利亞是因為被天主預先揀選﹐所以一早得救無染原罪﹐亦終身童貞和光榮昇天﹐亦因為相信天堂的聖徒會繼續和在世的信徒代禱﹐所以亦是[中保]。
新教﹕認為馬利亞只是蒙神恩寵的普通女子﹐只是聖子基督從她得到肉驅﹐並非馬利亞生耶穌而得神性﹐所以不會有[神之母]。亦不相信馬利亞因為這樣而特別為無染原罪﹐因為聖經無表明她無染原罪﹐亦終身童貞和光榮昇天。

4)教宗
天主教﹕一直相信馬太福音(瑪竇福音)16章﹐表明主耶穌委任彼得(伯多祿)為教會的磐石﹐亦是十二使徒(宗徒)之首﹐所以羅馬教宗是一脈相傳的教會最高領袖﹐亦即是教宗是耶穌在世的代表。相信教宗擁有[沒有謬誤救恩]的特權
新教﹕相信耶穌基督才是最高元首﹐並且對馬太福音16章的解釋是耶穌是讚賞彼得的信仰是建立在基督上。而且彼得的繼承人不是耶穌在世的代表。

5) 傳統
天主教﹕又稱為[聖傳]。相信天主聖神會繼續啟示給歷代教宗﹑主教﹑教父﹐並且會籍住教會繼續啟示信徒﹐亦可以成為信仰權威之一。
新教﹕會專重教會傳統﹐但不會視之為信仰權威之一﹐因為認為聖經已經啟示完全了神對人的計劃。

6)煉獄
天主教﹕認為一個犯了罪(向天主認罪﹐但在世時未完全補贖)﹐或死前未能聽到福音﹐相信天主的恩典不能判他下地獄﹐公義上天國也不能接納他﹐所以要去煉獄淨煉。此信理亦是來自馬加伯書下﹐ 亦是新教視為次經的書卷。
新教﹕此信理不是來自正典﹐認為一是人上天國﹐一是人下地獄﹐無需在來生又要淨煉。

7)禮儀
天主教﹕有七件聖事﹕領洗﹑堅振﹐聖體﹐聖秩﹐婚姻﹐告解﹐病人撫油
基督教﹕受浸和主餐


還有很多很多。。。。如主餐的[變質論]VS[象徵說]﹐嬰兒領洗[去原罪]VS信而受浸。。
救恩的[因信稱義]VS[信心+好行為=得救]

一次得救永遠得救VS 救恩可以丟棄。。。

TOP

LouisPKLau 2007-7-22 02:41 AM126# 引用 報告 回覆 #126 黑擇明 的帖子
聖經同所有基督教教會(包括天主教同新教)都唔鼓勵信徒賭博, 但聖經係冇明文規定, 各個教派都有自己的見解, 好難有劃一標準話耶穌唔比信徒賭博, 就算有, 信徒都唔一定有遵守, 試問邊個無犯過罪(罪係按基督教的定義, 唔係社會上用的普通法同大陸法)?? 其實賭博係人類必然的行為, 無須禁慾禁到咁恐怖!!

至於結婚的問題都係一樣, 唔同人有唔同睇法, 但天主教徒係可以同非教徒結婚, 我父母就係其中一個例子, 父親自小便是天主教徒, 母親是佛教徒, 佢地都可以係教堂行禮, 而且我咁大過仔都未見過佢地因宗教不同而吵架!!

TOP

presariotong 2007-8-10 05:07 PM143# 引用 報告 中世紀教廷腐敗之嚴重,實難想像。本來淫亂是世人所犯的罪,天主教有人犯淫亂,在所難免。但這些淫亂不是個別人所犯的,而是由於他們的教規禁止神甫結婚,不許修女出嫁所造成的。他們的禁慾主義造成不少神甫和修女犯了淫亂,尤其在第9、14世紀,教皇宮庭幾乎等於娼館。甚至教皇Sergius三世、John十世、John十二世、Benedict五世、Innocent八世、Urban八世、Innocent十世等犯姦淫了。教皇Pius二世說:「羅馬是唯一由私生子管理的城」。不只一個教皇因為被捉姦在床而被女人的丈夫所殺。(本文為參考資料,轉載自http://www.bluebrain.co.uk/kif/NWO/ureligion/ u043.html,不代表本站立場)

以下列舉兩個以荒淫奢華聞名的教皇。教皇約翰七世(938?-964),這個年僅18歲的教皇不斷盜竊教會的財為來滿足他日益增長的賭博嗜好,他還通過雇用一批暴徒來維持他的統治。但他荒淫無恥的生活導致了他最後的倒臺。他有過許多情婦,數目之多以至批評者說他把神聖的殿堂變成了妓院。有人說甚至看到他就在聖彼得大教堂裏強姦前來進香的信徒。西元964年5月的一天,他同一個情婦通姦,當場被情婦的丈夫抓住,此人忿怒無比,他對這個掌有通向天堂鑰匙的教皇毫無畏懼,把他狠狠地揍了一頓,3天後這個教皇既沒作懺悔,也沒接受神禮就離開了人間。

另一個這類的例子是教皇亞歷山大六世(1431-1503)。亞歷山大生於西班牙的瓦倫西亞,幼年時名為羅得利戈·波吉亞。1492年8月11日他通過賄賂,收買了部分主教,從而在選舉中得到足夠的選票,登上教皇寶座。當時的亞歷山大已有7個私生子,其中4個是他長期的情婦卡塔奈所生。當他62歲時,他又在為多的情婦中增加了一個。這個名叫吉奧莉亞·法妮斯的女子年僅16歲。當時他們之間的關係在教會內外都只是公開的秘密。(本文為參考資料,轉載自http://cskp.changshu.net/kpts/tushu/shijie/169.htm,不代表本站立場)

最離譜的一個教皇,是約翰八世。根據封塵已久的檔案顯示,大約在西元八七二年,一位女扮男裝「修士」,膺選教皇,稱為約翰八世。「他」在任內離奇懷孕產下女兒,女性身份被揭穿,未知誰是父親,母女立即被逐出教廷。當局甚至發表聲明,說教皇急病身故。傳說中,母女被關進監獄後,雙雙死亡;另一說法則是米蘭公爵救美,迎娶落難女教皇,女孩成公爵千金。教廷在處理上述事件過程中,發生權力鬥爭,雖然大家一致主張掩飾真相,但保守派力主揪出「姦夫」治罪,另一派擔心「姦夫」不只一人,牽連甚廣;能走近女教皇而共赴巫山者,地位必定非比尋常,不追究應是上策。最終,各派還是達成協議,以後凡出任要職的人員,須驗明性別,以防有人喬裝混入教廷,作出傷風敗俗的行為舉止。(本文為參考資料,轉載自http://www.chinapress.com.my/topic/series/default01.asp sec=godfather&art=0619 godfather.txt =,不代表本站立場)

聖職人員的道德鬆懈,經常發生醜聞,十六世紀初,在德國十四個牧區才有一專任牧者,法國西部的大主教只在自己的喪禮才進入自己的座堂。很多高層的教職是賄賂回來,所以高級教牧上只有財力而沒有靈力。教皇亞力山大六世(Alexander VI)雖有數個情婦和七名兒女,仍因自己財產而被上教皇位置。英國聖阿爾班(St. Albans)修道院長,無視於他家鄉信徒的要求,竟任用其私生子托馬斯.溫特(Thomas Winter)為教區主教。另一方面,很多教牧人員薪金不高,為了餬口,不得不在教會外兼職,在瑞士和威爾斯,比較多教牧沒有獨身。16世紀初英國之格羅斯特郡(loucestor)311個鄉間神職人員,竟有168個不能背十誡,有些連主禱文也不懂。信眾對教會要求日高,而教會無法滿足,使他們很多走去神秘宗教,或追求靈性隱秘和生活,有些轉向追求聖人遺物,例如路德好友智者腓勒德力(Frederick the Wise)收集了五千多種聖物,包括聖徒頭髮、骨頭、亞倫的杖、火燒荊棘的殘枝等,或是藉朝聖求功德,如1450年某一星期有一百萬朝聖者到了羅馬,因為教皇應許赦免他們的罪。(本文為參考資料,轉載自http://www.wahkay.org/chistory.htm,不代表本站立場)

TOP

klotho 2007-9-25 04:46 PM160# 如果你是打算相信耶教 首先相信並不需要理解
如同其他信仰一樣 耶教作為世上數千數萬種信仰的其中一種
很明顯的有著同共的本質
教義不是讓人去理解的 而是讓人去信仰的
可以先問自己幾條問題
你是希望...
1)有所依附
2)需要精神或/及物質的利益
3)無聊
4)對死後害怕
5)以上皆非

如是1的話 其實沒太大分別 真正重要的並非所依附的本質 而是你渴望有所依附的情感需要 即使不是天主教或基督教 而是是回教 共產主義 等等也可以成立 只要你的投入度較高便成

如果是2的話 那你可能需要先調查你居住地點的教會勢力 天主教或基督教一般除了學校或教會外也有其他的產業 除了在工作或學業上有可能給予利用的價值外 如集會地點的質素 每月需要付出的金錢或服務時間等等 先自己衡量付出與收入是否成正比 如閤下是以非需要依附/狂熱的性質而選擇加入宗教的話 這方面必須先行了解

如果是3的話 那你需要先好好考慮 不論是什麼信仰 特別是有組織及團體性的 加入容易 抽身困難 特別是當它影響了你一般的生活時 要離開會令你受到很多麻煩 要知道不論天主教或基督教也是屬一神主義 跟已發展出完善的團結系統 有其完善的敵對角色存在 而其成功之處為非友即敵 一般的離教者會受到各種各樣的指責 切記不要因為無聊或希望試試而加入任何宗教

如果是4的話 那你需要的是先了解各種不同的宗教/哲學對死後的理論 害怕下地獄而相信雖然是一部份傳教者使用的方法 但要注意的是耶教只是世界上其中一種宗教 耶教的上帝只是世界上眾多神的其中一種 而且並沒有證據證明其真實性 即使你相信其神 並不表示其他宗教的地獄不存在 選擇錯誤也是會撞上"信錯神而下地獄"的情況 可以先閱讀有關的書籍 其中包括神的定義或宗教史的演進等等

如果是5的話 請說明你希望相信的理由

TOP

brianlam613 2007-5-6 09:49 PM46# 引用 報告 兩個都堅
基督教信了可以唔離開.天主教唔得
基督教得兩聖禮:受洗和聖餐
天主教加多5樣:堅振,告解,神品、婚配,終傅
p.s.天主教在歷史上曾經出現腐化.所以有基督教(新教)出現

TOP

presariotong 2007-5-17 12:55 AM61# 引用 報告 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 the Great, 274-337 A.D.)原為太陽神紇留斯(Helios)的信徒,其母海倫(Helena)為一虔誠基督徒。戴克理先皇帝退休後,羅馬陷入了混亂的內戰之中。根據優西比烏教會史的記載,君士坦丁在與馬克森狄大戰前的中午(312 A.D.),看見了一個燃燒的十字架,上面寫著:「在這記號裏得勝」。第二天,君士坦丁以十字架作為軍隊的標幟(即十字軍),在穆勒威橋(mulvian)大敗馬克森狄,成為羅馬帝國西面霸主。次年,他頒布米蘭詔書(Edict of Milan),給予基督徒更大的信仰自由,並發還在逼迫時期強迫充公的財產,停止其統治境內對基督徒的限制與逼迫。主後324年,君士坦丁一統天下,便公開支持基督教,並在次年發出通諭,勸告臣民信奉基督教。直至今日,神學家與歷史學家仍對君士坦丁悔改的動機常有爭辯。一方認為君士坦丁之所以擁護基督教,是為了其政治上的目的。另一方則相信,君士坦丁在其母海倫,以及穆勒威橋一役的影響下,有其信仰上的轉變與歸信。
因著基督教國教化,漸漸地,異教的信仰與風俗也一併進入了教會生活。這些異教的節期、邪惡的教訓,如同馬太福音所說,婦人所藏的麵酵,至終使全團發酵而腐敗。君氏在信主之前原是太陽教徒,信主之後,將每週的第一日訂為「太陽日」(Sunday),並將12月25日的太陽壽誕,混淆成為「聖誕節」。。而對聖人的崇拜、聖人遺物的迷信、以及外在的宗教儀式,漸漸使信徒失去原有的信仰與敬虔生活,這就是天主教的形成                                                                                                                                                                                                                                                                                               

TOP

hevangel 2007-7-5 02:14 PM115# 引用 報告 教徒必須要納十一奉獻的歪理﹐我可不只一次在福音派華人教會的講道中聽過﹐相信不少返開教堂的朋友也聽過不少。

天主教轉基督教的人故然有﹐基督教轉天主教的也大有人在。我也誠意推介一本書給你﹐Born Fundamentalist, Born again Catholic by David Currie﹐講述基督教牧師轉信天主教的見證﹐有趣興的話可以上amazon訂購。撇開基督教三福四律這些粗淺的迷信不談(嚴格來說這些不可以說是錯﹐只不過把福音過份簡化至誤導人的地步)﹐在神學層面上基督教的最大問題﹐就是欠缺見證耶穌活在我們當中的聖體聖事。

有關基督教徒對聖母的誤解我也不再解釋了﹐反正說了他們聽不明亦不願聽﹐有空的話可以我翻看早前的留言﹐或自行去“同根生”網頁參考。

TOP

 17 12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