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歷史探討】小國寡民?還是大一統?

【歷史探討】小國寡民?還是大一統?

  中華五千年,國家制度的不斷變遷,由原始的部落共主、至奴隸制、又到封建制,最後發展皇帝制度。每一種制度都是因時而生,沒有最優越,也沒有最差劣;只有最完善,只有最有效。而在各種國家體制之下,又有孕育出無數思想家——孔孟之道、黃老治術、墨門思想、法家嚴刑、合縱連橫諸如此類,像雨後春筍不斷綻放,思想的衝擊引致國家的進步,制定的發展亦越趨完善。

  在眾多思想當中,其中最引人深思的,卻是道家提出的「小國寡民」。

  究竟是「小國寡民」,還是「大一統」,最能維持國家的管治?

  何為「小國寡民」?其中《道德經》所言:「小國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有舟輿,無所乘之; 雖有甲兵,無所陳之。 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一言以蔽之,老子提倡無為,主樸守柔,簡政輕稅,且建造一個古樸、安靜、祥和 、康樂的社會。

  何為「大一統」?《公羊傳.隱公元年》提及:「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唐人顏師古曰:「一統者,萬物之統皆歸於一也……此言諸侯皆系統天子,不得自專也。」


  簡單來說,就是國家必須要統一,只能由一個政權來管治全國,「禮征樂伐自天子出」。即使是地方政府,也要受制於中央。

  有人認為「大一統」能使國家不會混亂,維繫民族團結,且政令如一,易於管治國家。不過,亦有人反對「大一統」,認為這只是專制、獨裁的藉口,以此禁錮臣民的思想,而且,「大一統」國家因為疆域大,難以管治,統治者往往會忽略一些偏遠地區,中國正是典型的例子。

  有學者曾以二戰、冷戰後的歐州國家為例,認為正因為國小民寡,歐州多數國家才能迅速恢復經濟,也更容易維持政權穩定性。反觀中國,卻因地大,由抗日戰爭起、到國共內戰、再至文化大革命,很多地方到現在還是貧困地區;鄧小平亦因此而無可奈何定下國策——「先把沿海地區搞好!」,結果導致嚴重的貧富不均,沿海城市和內陸地區的嚴重差距。

  那麼,一個國家是應該維持「大一統」,還是回復「小國寡民」的狀況?

TOP

若要維持一國統治,必以大一統為先。
先講「小國寡民」之不可:
一個國家,分為若干小國,可看作「封國」或「分裂」。
先看「封國」,若國之內,行封建者,若遇昏帝御宇,則無力駕馭諸侯,天下大亂。然則,小國寡民之義,乃「 雖有甲兵,無所陳之。 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依其說,雖有軍力,但無所用之,而且民至死,不與其他小國有所往來,的確能維持國家穩定。然而,人「性本惡,為善者,偽也。」試問是否每位小國之君都能捨棄「欲」呢?是否能以「偽」而向善?看來不能,首先,「為善者,偽也。」出於荀子,為儒法也,而且其「偽」,即人為,乃禮法之限,就是說人要向善必以禮法限之。然而,「小國寡民」觀念上,為「道家」所倡,主張「摒棄禮法」,即是說於小國寡民之下,人沒有禮法所限,唯惡所惡,欲則爭,利則取,哪何來穩定國家之用?此為不可。

再說大一統之利:
一個國家,統合於中央,政令、文化等統一,人民皆歸於一,則不會有亂事叢生。以漢初七十年可見,雖有文景之治,但諸侯所向,非中央,乃一己之欲,遂有七國之亂,匈奴外患。而至孝武御宇,推恩酎金以削侯,大權歸於朝廷,於是外患平定,萬民於一。此乃大一統之利,而且國內亦未見有亂事之生,又以國力為頂峯,則比「小國寡民」為善。再者,大一統之治,有律法治民,於是「偽」生,而人民「為善者」,有了限制、顧忌,則令國家上下穩定。又以唐貞觀為鑒,一統中國,年中服死刑者,不及十五人,上下安居樂業,國家繁榮,又是一例也。相反,於史中未見有封建國家而得大治。

不過,大一統也有其弊,若遇愚君,有如唐中葉諸君,則天下大亂,亂事四起,四夷皆叛,朝綱大亂,國家復歸不穩。因此,要管治一個國家非以「大一統」或「小國寡民」為定,而是君主之質為準。

統之而言,要問的就是一句:「世卿世祿制,還是禪讓?」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