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榮格是解構主義

榮格是解構主義

榮格與解構主義
  
  
  
   在放棄對文本作“結構”研究的過程中,某些結構主義者(例如巴爾特)響應了德裡達對結構進行消解的工作. 德裡達的這一工作被稱為“解構” (deconstruction) ,由於它致力於強調文本和能指在意義上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它對傳統西方思想方式總是習慣於把解釋活動置於“絕對性”和“權威性”之上的傾向提出了挑戰. 盡管這一挑戰被認為具有不容忽視的意義,但仔細考察即不難發現︰德裡達的工作,實際上早在榮格那裡已經開始,只不過出於更慎重的考慮,榮格並沒有走得像德裡達那麼遠.傳統的意義理論傾向於認為︰在能指和所指之間,存在著符號與意義的對應關系,一個能指必定有其確切的所指.德裡達對這一看法提出了質疑,他認為能指和所指之間並不存在“垂直的”意義關系,能指並不涉及自身之下或自身之外的某個所指. 能指的意義只能由能指自身,以及一個能指與其它能指之間的關系來確定. 換句話說,能指中的意義,只能是在一種“水平的”關系中產生. 能指是獨立自足的,它不依賴於能指之外的現實,在這一意義上它具有“自指性” (self-reference) ,僅僅與自身發生關系.不過這種說法有待補充,因為能指的意義雖然不依賴於能指之外的所指,卻有待從其它能指(語詞和文本)
  
   獲得詮釋.羅裡. 賴安(RoryRyan)在論及這一點時指出︰“如果符號有任何意義的話,它就必定‘內涵’(contain)著那種意義,而不是指示那種意義.而要確定符號中內涵的意義,只能依賴於其它符號. 符號之身分純粹成了‘關系’,因而它不是絕對的、確定的意義單元.於是結構主義開始自我分解.“
  
   德裡達的解構思想,來源於索緒爾的一個語言學思想,即︰一個能指的意義,需要從它與其它能指的“關系”中加以確定. 譬如,英語tree這一能指,是通過它在字形、字音上不同於thre、the,在語種上不同於漢語、德語或法語,才被人識別出是英語中的tree的. 這意味著一個在場的能指,其意義往往要通過其它不在場的能指才能確定.換句話說,不在場的能指,對於在場的能指,在意義上有一種暗中制約的作用. 德裡達極大地發揮了這一思想. 他認為一個能指的意義既然要通過其它能指才能確定,其確切意義便很難得到最終的識別. 對此,我們不妨這樣來理解︰一個詞的意義,需要從詞典中其它詞對它的解釋才能確定;而用來解釋它的那些詞,又需要從另外一些詞的解釋中確定其意義……如此循環往復,其最終的意義便一直被拖延著得不到確定.這一類似詭辯的思想,恰恰正是德裡達的思想. 為了說明能指的意義極不確定,德裡達不僅提出了“在場”和“不在場“的說法,試圖以此強調在場的能指,其意義往往受制於不在場的能指. 而且,為了強調”不在場者“對”在場者“的制約,德裡達還進一步提出了”延宕“ 、“擴散” 、“增補”等說法.“延宕” (diferance)一詞的使用,意在說明能指(語詞、文本)意義的難以確定.法語的diferance一詞,來源於動詞dif rer。
  
   dif rer具有雙重含義,它既指“延宕” (todefer) ,又指“區分” (todifer)。
  
   顯然,德裡達使用這個詞是要說明︰在場的能指既有別於不在場的能指,又有待於不在場的能指.而不在場的能指則拖延了在場的能指,使在場能指的意義久久不能確定. 這不過是再次強調︰在場的能指(語詞、文本)需要從不在場的能指(語詞、文本)獲得解釋,而不在場的能指(由於其意義也始終是不確定的)則使這一解釋遭到無限地延宕.“擴散”和“增補”也意在說明同樣的意思.“擴散”意味著文本具有多義性,羅裡. 賴安對它的闡釋是︰“擴散”使文字具有一種力量,而這種力量卻並無確切的意思.“擴散” 不斷地瓦解著文本,不斷地揭露文本的凌亂、松散和不完整;它使文本指向文本之外的文本,從而使文本和文本處於“互文性” (intertextuality)之中.這樣,文本便成了開放的文本,其意義從其它文本獲得了“增補”。增補往往是因人(因讀者)而異的,它既使文本 “可能具有的意義”變得更加豐富,又使這些意義變得更加不確定. 也許正因為這樣,德裡達才說︰“‘增補’增加自身,它是一種過剩,是一種豐盈豐富著另一種豐盈,它是在場性最充分的尺度. 它增加和累積著在場性.“
  
 

TOP

  德裡達的思想固然十分費解,然而卻使我回憶起一件往事. 若干年前,當我讀愛爾蘭詩人葉芝的《茵尼斯湖利島》(TheLakeIsleofInisfre)時,詩中茵尼斯湖的英文原文“Inisfre”以其固有的“擴散力” ,從字面上便使我聯想到它是內心自由的象征,而整首詩的意境,又確乎支持著我的這一聯想︰
  
   我就要動身去了,去茵尼斯弗利,搭起一個小木屋,築起籬笆房;支起九行雲豆架,一排蜜蜂巢.獨個兒住著,蔭隱下聽蜂群歌唱.
  
   在那裡,我會得到一份安寧,它徐徐下降,從朝霧落到蟋蟀歌唱的地方.那兒,午夜一片閃耀,正午明亮著紫光,傍晚到處飛舞著紅雀的翅膀.
  
   我就要動身去了,因為我聽見那湖水輕聲拍打著湖濱.無論我站在灰色的人行道或車行道上,我都在心靈的深處聽見它的聲音.
  
   一位美國教授在注釋中說,茵尼斯湖是愛爾蘭的一個湖.這就是說,這首詩所向往的那個世外桃源確實存在,而且就在愛爾蘭. 但我卻更寧願相信它是詩人心中的一種向往,是詩人對於內心自由的渴望,是詩人“在心靈的深處”聽見和看見的一個世界. 顯然,被譯成漢語後,上述字面上的聯想已被切斷,但在漢語語境中,它卻使我產生了在英語語境中不能產生的豐富聯想. 例如,它使我想起了甦東坡“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的心境. 此外,它也使我想起了陶淵明“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的吟詠……而且,湖和田園作為隱喻和象征,總是情不自禁地使我想到一個人的“內心”即一個人的精神世界. 在中國古典詩詞中,“心”與“湖”不是常常聯系在一起嗎?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不正是暗示著心情的變化、情感的波瀾嗎?少年時代讀過的一首詩,使我永遠地把“湖”和“心”聯系在了一起︰
  
   被秋光喚起,孤舟獨出,向湖心亭上憑欄坐.到三更無數游船散了,剩天心一月,湖心一我.此時此際,密密相思,此意更無人窺破.除是疏星幾點,殘燈幾閃,流螢幾顆.
  
  
   驀地一聲簫,挾露沖煙,當頭飛墮.打動心湖,從湖心裡,陡起一絲風、一剪波.仿佛耳邊低叫,道“深深心事,要瞞人也瞞不過.不信呵,看明明如月,照見你心中有伊一個.”
  
   (劉大白︰《秋夜湖心獨出》)
  
   上述聯想,屬於當代闡釋學中所說的“前理解” (pre-unAderstanding)。
  
   顯然,它因人而異地把讀者對一篇文本的理解,越來越遠地引向一篇文本之外的無數文本,甚至因此而使該文本在“互文性中變得具有無窮無盡的“言外之意”。
  
   這樣,一篇文本“固有”的意義反倒變得越來越不確定了.我不知道這番解釋是否符合德裡達本來的意思,但德裡達的努力之所以被稱為解構主義,正是因為它代表了一種反決定論、反確定性的傾向. 如果結構主義確如巴爾特所說的那樣,是試圖把世界上所有的敘事作品都納入一整套固定的結構模式中去加以解釋並以此將意義固定下來,那麼,解構主義的目標,顯然是要把單個文本從所謂的結構模式中解放出來,並以此使它們各自的意義變得極不確定.
  
   按照一般人的想法,榮格的原型理論既然是結構主義的先驅,顯然也就應該被算作是廣義的結構主義,因而不可避免地也在德裡達的解構計劃之中. 但這一想法雖然不是沒有道理,卻只能在“乍一看”中得以成立. 實際上,榮格對個體的差異和個別的夢例一直有著高度的重視和敏感,他總是強調不能以固有的模式來理解不同的象征(包括夢、幻想和想象)。
  
   榮格與弗洛伊德的分歧,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基於他反決定論的氣質. 從這一氣質出發,他不僅不同意以“童年性欲” 、“俄狄浦斯傾向”解釋夢的含義,而且原則上也反對以任何“還原論”、“簡化論”解釋各種隱喻和象征(包括以文字寫成的文本和廣義的、用來作為一種譬喻的 “文本”) ,反對賦予夢和象征以確定的、已知的“語義”。
  
   在榮格看來,夢作為象征,也如其它所有象征一樣,其意義是未知的. 象征並沒有確定的、不變的涵義. 相反,它的涵義始終有待闡釋者通過“建鉤” 、“放大”和“比較” ,從其它象征那裡獲得可能的詮釋. 約翰. 弗裡曼在談及這一點時指出,在榮格眼中,“夢不是一種標準的密碼,可以用有符號意義的詞匯來譯出. 夢是一個完整的、重要的、個體自己潛意識的表現.它……只與夢者交流,所選擇的是對夢者,而不對任何別人有意義的象征. 因此,對夢的解析,無論是通過分析,還是通過夢者本人,對榮格派心理學家來說,完全是個人和個體的事.”
  
   (約翰. 弗裡曼為《人及其象征》所寫的引言.)我們不妨補充一句,夢作為榮格意義上的文本,也如其它所有文本一樣,其意義不僅有待於闡釋者自己的詮釋,而且需要從其它“文本”那裡獲得可能的意義
  
   所謂“從其它文本獲得可能的意義” ,其實也就是要使文本“固有的”語義學意義在“擴散”和“增補”中變得極不確定,從而使文本作為象征,呼喚一種更為開放,同時也更為自由的闡釋.這正是德裡達的“解構”
  
   所要達到的目的.在這一點上,榮格的“放大”也如德裡達的“擴散”和“增補”一樣,兩者都是要使“在場者”從“不在場者”獲得詮釋,從而使已知的、意義確定的能指,變成未知的、意義不確定的象征.




x
向我的友邻推荐小组话题:榮格與解構主義

摘要: 榮格與解構主義 在放棄對文本作“結構”研究的過程中,某些結構主...                                                                                                                                                                                                                                                                                               

TOP

佛洛e得係對個人的強暴,而榮格是是群體的強暴,
是以一種結合了權力的e學的救贖模式運作,
現代人都戀上了感恩,感恩被寵幸,或者被強暴。                                                                                                                                                                                                                                                                                               
人飄移,你飄移,人車胎出煙,你就引擎出煙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