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科大北京女狀元獲哈佛獎學金

科大北京女狀元獲哈佛獎學金

Source : http://www.wenweipo.com

放大圖片
 ■陳秀野將投身學術研究視為終身職業,故大學期間在實驗室做研究的時間長達十多個月。


內地尖子生熱衷來港唸書,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港校的國際化背景有助他們畢業後赴海外留學。皇天不負有心人,儘管今年歐美名校受金融海嘯影響,大幅削減獎學金名額,但香港科技大學的160位內地本科畢業生,迄今已獲得116個外國及香港院校研究生課程的取錄,當中超過3成有獎學金資助。當年曾因放棄入讀清華大學、轉投科大引起轟動的北京狀元陳秀野,則獲哈佛大學以全額獎學金錄取,將攻讀分子細胞生物系博士課程。  

據科大05級內地本科生畢業典禮籌委會的初步統計,今年內地畢業生以深造為主要出路,錄取他們的多為歐美名校,包括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普林斯頓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和洛杉磯分校、史丹福大學、牛津大學等。理學院38名內地生中,有18人獲得13個獎學金錄取名額和10個自費名額;工程學院的55人中,有50人收到26個獎學金名額和39個自費名額;67名商學院學生除了得到28個研究生錄取名額外,還手握32份來自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美林銀行、麥肯錫公司等知名企業的聘書。

歐美名校搶收 好得「破紀錄」  

科大中國內地學生及學術事務處主任朱力徑表示,內地生素來有留學深造的傳統,但今年可說是好得「破紀錄」,相信與當年招生規模、生源質素提升有關。據了解,自2003年開始,香港獲准自行招收內地本科生,而2005年是港校在內地招生的第一個高潮,當年報考人數大幅增加,並迎來了首批內地省市高考狀元。  

當時的北京理科狀元陳秀野因捨清華入科大,首度引發內地關於「北大清華尖子生源流失」的熱烈討論。隨後幾年,越來越多內地狀元步陳秀野後塵「投奔」香港。2006年北京的文、理科狀元何旋和楊蕙心,便同時放棄北京大學的錄取,選擇入讀科大。

科研資源勝內地 老師關注多  

陳秀野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她將於8月赴哈佛大學修讀分子細胞生物系博士課程。哈佛大學除了免除她的學費外,還將發放每年近3萬美元的生活補助。總結成功申請的心得,她歸功於10多個月的實驗室研究經歷和科大教授的推薦信。由於一直視投身學術研究為終身職業,陳秀野剛修完基礎年課程,便申請入實驗室做研究,連二年級去德國做交換生時,亦特意提前於暑假到達,在當地的實驗室工作了3個月。  

她笑說,當年選擇科大,便考慮到港校學生人數不多,能分享的科研資源遠較內地豐富,例如可提早申請入實驗室、在著名學者的指導下做研究。她說:「香港的老師對學生關注較多,反而內地大學學生太多,老師可能還沒認得大家,學期就已經結束了!」此外,科大教員多畢業於海外名牌大學,陳秀野認為他們提供的推薦信認受性很高。她的一位推薦人、生物化學系主任葉玉如,便畢業於哈佛大學。

失蹤生尹日強 成績趕上准畢業  

同樣於2005年入讀科大的物理系內地生尹日強,曾因為不適應英文教學、成績滑落而「失蹤」半個月,轟動兩地。事件發生後,他曾申請休學半年並返回湖南老家。有物理系教授透露,他回校後成績有所提高,連暑假都拚命補課,故可在6月以二級榮譽下(Second Honor Lower)按時畢業。

TOP

放大圖片  
■張明傑認為,近年入讀科大的內地生素質十分出色,有助提升科大的影響力。
 

早年港校到內地招生,由於知名度有限,故反響不大。科大理學院副院長吳大琪不諱言,2005年科大為了打響知名度,在內地宣稱:「只要能入清華、北大的學生,科大就給全額獎學金!」結果該校一炮而紅,報讀人數激增,校方還首次加設面試環節,確保遴選出最具潛力的學生。  

吳大琪又笑說:「這個獎學金政策次年已不能再進行,因為報考人數太多,合資格者自然都多了很多。」他還透露,隨著港校名氣漸加,越來越多內地家長透過各種途徑聯絡他們,希望送子女入讀科大。但他強調,分數未達底線的絕對不會錄取。

吳大琪:內地生較港生主動  

他指,港校提供給學生的發展機會較內地多,例如學有餘力的同學可修讀部分研究院課程。他說:「現在有位3年級的內地生幫我做研究,程度已相當於英國碩士水平。」比較起兩地學生,他認為香港學生較乖,習慣跟隨規矩做事;內地生則目標明確,更懂得積極爭取機會充實自己。他解釋:「理學院的尖子生中,不少港生反而更似書呆子,只關心主修科;內地生的興趣廣泛得多,他們常常喜歡聽不同領域的講座。」  

科大生物化學系講座教授張明傑表示,10年前已有內地生獲賽馬會獎學金資助來港,近年來人數增加迅速,且變化很大,現在的學生更主動融入本地學生的圈子、參加香港不同機構組織的活動等。他經常詢問內地生是否後悔來港唸書,但大部分人都表示很享受香港的求學生活,認為這裡的資源豐富、政策靈活,令同學們得到充足的發展空間。

實驗室「母語」是普通話  

生化科可謂港校裡的冷門科目,張明傑坦言,大部分港生明白畢業後不能靠此「搵食」,故在學期間會花大量時間投身課外活動;內地生的主流願望則是到世界頂尖學府深造,因此實驗室裡埋頭做研究的多數來自內地。同樣出身內地的他笑說:「我的實驗室裡,主要語言都是普通話!」  

張明傑認為,近年入讀科大的內地生素質十分出色,相信有助提升科大的學術聲望和影響力,且學生往往對本科畢業的母校感情最為深厚。張說:「科大要擁有出色的校友網絡,便要招收最好的學生,將本科教育辦得更好!」

TOP

科大實在太恐怖,
快走早走著啊.
自殺聖地

TOP

"且學生往往對本科畢業的母校感情最為深厚"

不一定... 讀完博士, 通常只會話佢係 xx大學博士課程的畢業生... 理得佢本科讀咩學校
同人講得多 "我係 xx大學博士" 久而久之就會對本科畢業的母校... 無咩感覺

                                                                                                                                                                                                                       

TOP

乜唔係讀得 phd 都學費全免加有stipend
報紙佬寫到超勁咁

有唔少香港人係讀緊 harvard  或者 mit 既 phd

最勁個批, 仲要係做 bio 之類既係唔知咩野 scholars
crosslisted 埋去  mit...
harvard, mit 一齊讀
同我同年都有兩個香港人讀緊

TOP

屈曬  機

TOP

放大圖片  
■北京女生魏伊曼獲內地投資機構聘請,月薪逾萬元。

 香港貴為國際金融中心,自然能吸引內地高考狀元的求學目光。05年廣東省文科狀元劉揚,當年放棄到內地金融中心—上海復旦大學唸書的機會,入讀香港科技大學,主修會計與金融。她原想遵循內地尖子生不斷深造的「傳統」,但現在卻決定投身商界、親身參與金融海嘯後的市場重建工作,至今已獲3間公司錄取,並決定留港於一家大型國際金融機構工作。

 科大的商科在世界排名榜上名列前茅,讓劉揚讚不絕口,「學院每日贈閱金融時報,電子郵箱內又有華爾街日報的電子版;老師經常邀請商界名人開研討會,讓我們了解外面的世界。」劉揚指教師授課時常援引商業實例,並要求同學多做課堂演講、合作做分析項目,「後來我發現,平時課堂積累的經驗,到實習時都能發揮作用!」

精通中英 內地生獲青睞

 劉揚大學3年的暑假分別在香港、上海和北京的商業機構實習,令她深入了解商業潮流和運作系統,也改變了原來本科畢業後直接深造的計劃。「我希望通過工作找到自己的興趣,之後再入學校有針對性地接受培訓」,她指此時入職商界,能參與金融海嘯後的市場重建工作,十分有意義。

 儘管遇上金融海嘯,但劉揚已成功獲得大型會計師事務所、內地著名合資投資機構及國際頂尖金融機構香港辦事處共3份聘書。她認為科大的「金字招牌」為搵工提供極大便利,「有些公司只選擇在一兩所大學開招聘會,像中國國際金融公司便只到科大招人。」劉揚指內地畢業生搵工有「著數」,因其熟悉兩種文化背景、精通中英文及基礎知識紮實而備受僱主青睞。

克服「思鄉病」 月薪逾萬元

 北京女生魏伊曼05年的高考分數達清華大學錄取線,但最終決定到科大修讀市場及財務學課程。她3年級時到位於北京的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實習,現已順利得到其全職聘書,月薪逾萬元人民幣。回想4年大學生活,魏伊曼最初也面臨「水土不服、語言不通」的困境,但之後通過積極參與課內外活動,「思鄉病」很快便痊癒。她試過分別與10多位本地、海外學生做室友,還遠赴美國、南非、西班牙、泰國等地交流和旅遊,體會不同國家的文化,「不僅開闊了國際視野,而且也幫助我了解到在國際金融市場上,不同國家客戶的需要。」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