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太歲」與天氣

「太歲」與天氣

「太歲」與天氣
傳惑道人

「天人相應」是不少古代文化的共同信念,西方的煉金術如是,中國的道教亦如是。「犯太歲」的趨避習俗,正是「天人相應」的體現。

人類由觀察日月升降、四時代序,歸納出一項普遍原則:「變化起跌」是自然的運作原則(《易經》的「易」就是變化的意思)。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都有起跌變化的周期,甚至連神靈的運行也有可計算的周期。

太歲本來是歲星記年的產物,歲星以十二年為周期在天行走,太歲以相反方向在地下行走,在古代中國人的心中,天體不只是星球,而且是掌管人類禍福的神靈,於是在太歲神行經的地上動土,當然是干擾褻瀆的行為,而如果生年的干支與太歲所在的干支刑剋,也不利於個人運程。因為天人相應,萬物都有生剋之數,人與人相處也有某些星座與某些星座特別投契,生年干支與太歲的干支相剋,也可與此類比。其實,人是自然界的一份子,也自然會受到自然界其他成員的力量所影響,不論是天體,還是神靈。

而且,星相並不是什麼大學問,說穿了只是計算的技術。它只是如同天氣報告,告訴你明天什麼地區有驟雨而己。人生在世,時運有如天氣,天無百日晴,不易捉摸;但也總不是不可預測。當然,信不信天氣預測,固然由你。但別人相信,要穿件雨衣、帶把雨傘,以防萬一,也無可厚非。

但你可能會說,賣傘的人在謀取暴利呢。其實,買傘的人所需要的只是知識,犯太歲者不一定要拜斗、讚星、攝太歲、戴玉器、佩太歲符,只需誠心向值年太歲、本命太歲禮拜便可。犯太歲而拜太歲,真正的意義是在於表達對自然運行原法則的尊重而已。然而,玄門度人設有種種方法,於是才有穿雨衣、帶傘的不同表達,但形式不同,擋雨的目的卻一致。

一路走來無風少雨的人,當然覺得人力可勝天,不理這些禁忌仍然活得瀟灑;但感到世事常變的人,尤其是娛樂圈中人或上了年紀的長者,最能體悟玄門的叮嚀。能否體悟不是智慧的問題,也不是高下的問題,只是由於「時機」而己。道教只度有緣人,對於時辰未到者,其實也沒有傳教的必要。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