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劉禪 [轉帖] - 原來他是才智人物

劉禪為什麼不可以重用宦官?
齊桓為一代英主,卻重用宦官堅刁,致齊始衰;弘治為中興令主,也因任用宦官李廣而令朝中大亂。
其實,不論賢愚,任何君主也有過失,不能單單就「黃浩」而論及劉禪之智。
以上乃不才愚見,如有冒犯,請見諒。

TOP

齊桓公確有不當之處,本人承認這一點。只是,凡為君者,最忌臣下功高鎮主,就以趙惠王、漢高祖、明太祖為例,李牧力保趙國山河,雖說最後是因離間之計而亡,但難保也不是趙王的猜忌所致;漢高祖、明太祖兩位皇帝也不多說了,有功之臣或誅或罷。然齊桓能有容人之量,管仲雖與之有仇,卻依然得到重用,終成春秋五霸之一;劉禪何嘗不是有容人之量?劉備雖信任諸葛亮,卻仍立李嚴為尚書令以分其權,後來,李嚴妒忌孔明之功,上書「言諸葛之過」,最後是劉禪在絕對信任之下,周全了諸葛亮。

在李嚴與諸葛的權力爭奪中,可以明顯看出——劉禪是完全支持諸葛亮,才能使李嚴無法得逞,軍政大權重歸一人,在無人掣肘之下,諸葛亮更能有效治理國政。而且,劉禪深知自己之才不足治政,故完全放手託政事於諸葛亮、費禕、蔣琬等賢臣們,這等器量,試問有多少君主做得到?即使是稱之「名君」的隋文帝,也不免得了個「猜忌臣下」之名!

至於姜維苦諫劉禪一事,無可否認,確是他的最大過失。只是蜀國國祚,劉備在蜀三年,征戰連年,國內一空;劉禪在蜀四十多年,有三十多年是安定局面。且據史書所載,三國之中,以蜀國吏治最為清明。故黃浩之亂乃禍於中央,而非地方,可見劉禪雖用黃浩,然只是限其權於中央,可見禪亦有智者之見。

最後,我所說的「劉禪之智」,實在於其量。容人之器度,對於君主來說,是難能可貴的。

以上是不才一點愚見,若有錯誤,請多多指教。

TOP

發新話題